《工會法》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充分體現了工會工作的基本性質,是工會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廣大職工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殷切希望,也是工會工作與時俱進,保持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通過建立維權機制,履行“源頭”參與職能,誠心誠意為職工辦實事,盡心竭力為職工解難事,始終如一為職工做好事,切實把工會的基本職責落到實處,是工會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樹立工會組織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徑。
一、堅持維權,提高認識水平、增強責任意識是前提。
表達和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不僅是工會自身性質的必然要求,也是職工群眾意愿的必然反映。
1、堅持維權,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是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工會組織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黨政的形象。工會要堅持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具體利益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內容。只有思想上重視,行動上到位,真正以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重,及時解決職工群眾身邊的“小事”,才能使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措施,從而真正贏得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的信任。
2、堅持維權,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是工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必須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其核心在于堅持以人為本。企業發展是工會維權的物質基礎,而企業的發展又離不開職工共同奮斗。一要培養先進典型,弘揚勞模精神,營造關心人、尊重人、教育人、發展人的良好氛圍,激發出職工的主人翁自豪感和責任感。二要立足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和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充分調動職工群眾投身生產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的全面完成。三要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形成。工會通過職工代表值班、勞動保護檢查等,監督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有關規定的實施,對職工反映的工作時間、勞動條件及收入報酬等容易引發勞動爭議糾紛的現象及時化解,發揮好“減壓閥”、“潤滑劑”作用,使廣大職工以高度的責任心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生產建設。
3、堅持維權,把職工的“小事”當成工會工作的“大事”來辦,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現實要求。職工群眾的利益是具體的,他們的安危冷暖相對于國家、集體的利益也許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之中有民心,小事之中有大局。對職工群眾而言,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牽動他們的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正因為群眾利益無小事,所以為職工群眾辦事服務的工會維權工作就更不是小事。工會要把握好職工的每一件“小事”,建立超前和預警機制,定期匯總分析容易引發矛盾的苗頭傾向,提出職工和企業都能接受的辦法和措施,主動做好化解工作,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和諧。
二、堅持維權,建立運行機制、落實完善制度是保證。
堅持維權,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不僅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更重要的是要付諸實踐。把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小事認真解決好,落實好,就是要根據“好事依法辦”的要求,通過落實法規、建立機制、源頭參與,才能使維權工作落到實處。
1、認真貫徹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是工會實現維護基本職責的重要機制。工會代表職工通過平等協商,就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工作時間、勞動衛生、保險福利等方面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協調企業與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在企業與職工出現利益沖突時,工會可以根據集體合同條款與之進行協商解決,化解矛盾,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在起草集體合同文本時,工會要廣泛聽取基層和職工意見,把職工反映較為集中、對職工生產生活影響較大的突出問題,在與行政充分協商后,寫入協議文本,并積極推動落實。
2、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是實現維護職責的有效途徑。民主管理是職工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參加企業管理、行使民主權利的活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提高決策質量,使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職工群眾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另外,企業的任何決策最后都要由全體職工去實施,讓職工參與管理,了解決策的過程,會增強職工完成企業各項生產任務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一是堅持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職代會的各項權力。在充分落實職代會的各項職權的同時,特別是抓好職工代表的提案辦理、落實和答復,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建議,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基層單位要建立完善職工民主管理大會制度和班組民主管理制度。二是定期開展職工代表值班巡視檢查,暢通輿論渠道,把基層和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歸納,通過職代會聯席會議等形式,向企業行政進行質詢,就行政答復的內容下發值班備忘,督促措施的落實。三是不斷深化廠務公開,這是加強企業科學管理、推進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調動干部和職工積極性的重要載體。凡是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要按照廠務公開的要求,準確、全面、及時公開。把職工關心的焦點、容易引發矛盾的關鍵點、生產經營的難點作為廠務公開的重點,按規定及時公開,保證職工知情權的落實,接受職工群眾監督。
3、加強勞動保護、維護職工的身心健康是履行維護基本職責的關鍵環節。要充分發揮基層工會干部作為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勞動保護監督網絡,參與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檢查,積極反映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提供勞動保護的第一手信息;二是協助黨政開展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勞動保護意識,組織發動職工參與安全隱患治理;三是舉辦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培訓,積極參與職業傷害的調查處理;四是定期組織進行職工健康體檢,建立職工健康檔案。
4、心系困難職工,建立“送溫暖”機制是履行維護職責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關注困難職工、大病職工、傷殘職工等弱勢群體生活狀況,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切實承擔起困難職工“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助人”的責任。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及時掌握情況,如實反映問題,主動提出解決意見,為他們排憂解難。凡是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困難職工應享受的各種特殊待遇,工會都要積極主動去落實,幫助一個人,溫暖一片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三、堅持維權,提高工會干部隊伍素質、增強維權能力是基礎。
參與和諧油田建設,工會面臨著許多新課題,如果不能加強工會自身改革和建設,就不可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依法維權,工會干部是關鍵,真正從內心深處迸發誠心誠意服務職工的激情,將職工群眾的每一件小事大寫于胸,牢記于心,并千方百計解決職工的一個個“小事”,才能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
1、堅持維權,要對職工群眾充滿感情,懷有“做小事”之心。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職工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工會工作的大事。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任何時候都要樹立為職工服務、一切對職工負責的觀念,始終心系職工群眾,把幫助職工群眾排憂解難作為工會工作的重要職責,從為職工群眾辦好每一件小事做起,真正把表達和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對每一個工會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工會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有了這份為職工群眾做“小事”之心,才能時時處處惦記著職工群眾的小事,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千方百計地幫助職工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好職工群眾的每一件小事。也只有與職工群眾心連心,樂于為職工群眾做小事,工會工作才能得到職工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不斷增強凝聚力、影響力,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2、堅持維權,要勤于學習,增強為職工群眾“做小事”的能力。服務職工群眾,不僅要有很高的覺悟,還要有過硬的本領。特別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職工群眾遇到的困難、問題千差萬別,新的需求也不斷出現,這對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群眾利益無小事”就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實踐中,有的工會干部并非不想做“小事”,工作熱情、責任心都很強,但面對職工群眾的困難,不知道該怎么做,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的要求,提不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結果事倍功半,影響工會職責的履行。學習是增強本領的有力武器。要大力建設學習型工會組織,工會干部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努力學習與工會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經濟、科學、管理等各種知識,增強服務大局、依法辦事的能力;主動向職工群眾學習,尊重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善于從職工群眾中汲取智慧,不斷豐富實踐經驗,努力提高服務職工群眾的水平。
3、堅持維權,要加強作風建設,真抓實干,增強“做小事”的實效。服務職工群眾只有講實效,才能取信于民。工會要說實話、辦實事,出實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實,真正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既要熱情為職工群眾做小事,又要善于謀劃大事,進一步健全完善解決職工生產生活問題的長效機制,推動工會維權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既要認真解決職工群眾眼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組織職工群眾積極投身到以原油生產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中,在兩個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在促進企業各項生產經營任務全面完成、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特別是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代,面對職工群眾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和內在需求多元化,既要善于分析形勢,把握大局,又要善于了解職工群眾的所需所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維護來保護、調動、發揮廣大職工積極性、創造性,采取更多的適應時代要求和職工需求的創新舉措,更多、更有效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工會工作是最直接的群眾工作。必須堅持運用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根本法寶,深入基層和職工之中,具體了解職工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及時掌握第一信息,為黨政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從而進一步提高源頭參與的效率和質量。
企業的發展是職工一切權益實現的物質基礎,是維權工作的保證,工會要維護好職工的具體利益,就必須做到“兩個維護”的統一。如果企業經營管理得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職工利益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相反,如果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出現虧損,甚至破產,職工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所以,工會組織要引導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教育廣大職工以企業大局為重,以企業發展為重,引導職工轉變思想觀念,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進取意識、競爭意識。“兩個維護”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在維護職工具體利益的基礎上,激發廣大職工投身生產建設的積極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企業整體目標和職工群眾具體利益的統一,從而使企業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