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明》是一本有膽識和氣度的刊物。《企業文明》雜志偏居重慶山城,卻能立足企業,胸懷國家,放眼世界,把中國企業的事,放到世界大格局中來考察,分析和研究,因而使《企業文明》有一個大視野。因此,《企業文明》不光發表研究企業,也發表研究國家和世界的文章,使刊物有了靈魂。
《企業文明》成為中央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的會刊后,這是《企業文明》雜志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在中央企業這個大平臺上,更是嶄露頭角。中央企業直接面對國家,面對人民,面對世界,是一個大平臺,大舞臺。在研究會和國資委宣傳局的領導、支持下,《企業文明》承擔起了向國家、向人民、向世界介紹和宣傳國企,研究和闡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企文明的歷史責任,為國企立言,為國企鼓呼,為國企進諫,都是為了搞好國企。我的一些朋友在國外看到《企業文明》雜志,都很驚奇。八年多來,雜志不但系統介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國企,介紹他們的理念與成果,而且還發表了不少很具理論和實踐價值的文章,如3萬余字的《國企論綱》。在“國進民退”的大論爭中,《企業文明》更是仗義執言,沖鋒在前,組織了《央企該不該做強做大》《央企憑什么崛起》獨家策劃,發表了《國進民退是一個偽命題》《做強做大公有制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等一系列文章,本期又重點刊發了《國企帶動民企共同發展》的調研報告,回答了各種責難,捍衛了中國共產黨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搖旗吶喊,做了功德無量的事情。
說到《企業文明》雜志,就不能不說雜志社的一幫人。可以說,《企業文明》雜志編輯部的20余名同仁,是一個充滿智慧、意志和毅力的戰斗集體。他們在沒有上級一分錢撥款的情況下,兩條線作戰:一是開拓市場抓經營,掙錢養活辦刊人;二是聚精會神辦刊物,精神食糧養育人。20多年下來,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在全國80%的刊物都虧損的情況下,《企業文明》雜志卻略有盈余。雜志也由一個內部刊物,逐步發展成兵器工業、國家機械委、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國資委黨建政研會的會刊,成為面向全國的一本重要刊物,可見多么不易!兄弟姐妹不容易,關鍵有個好領頭。祖榮同志是一位頭腦清醒、政治敏銳,待人平等,團結合作,而又立場堅定的人,所以,才能在風云變幻中始終站在潮頭,團結了全國各方面的作者,帶領編輯部的戰友們奮力拼殺,才取得今天這樣大好的局面。
300期只是一個開頭。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開放型的經濟,國企任重道遠。地球就這么大,資源就這么多,全球七八十億人口要生存和發展,而且還面臨霸權主義、軍事威脅,政治動亂、經濟混亂等多種情況,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既不能走殖民主義的老路,也不能走軍事威脅的邪路,中國企業以一種什么姿態、什么理念、什么形象進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就是一個重大無比的課題,而且,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國企進入,設置了多道門檻,都需要我們去破解。《企業文明》雜志應成為建設開放型經濟的向導,真是任重道遠!衷心希望雜志社的同仁們,以更寬闊的視野,更博大的胸懷,更堅定的意志,去面對挑戰,使《企業文明》真正成為企業界的一面旗幟!
我對《企業文明》的同志們有信心!
(責任編輯: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