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與四川美術界,大家經常閱讀到禾子老師為很多書畫家乃至書畫名家所寫的作品賞析文章或者為畫冊所作的序言,知道他是一位在四川美院從事幾十年美術史論教學與研究、在書畫界德高望重的書畫藝術評論家。
多年前,我在重慶一次書畫筆會中偶然結識禾子老師。在當時參加筆會的書畫家中,禾子老師是年齡最大、名氣最大的前輩,也是從事書畫創作方面老亦彌堅的大家。然而,筆會期間,禾子卻一直不露聲色,靜靜地站在旁邊觀看其他書畫家即興揮毫潑墨,自己既不動手,也不發表任何評論,彰顯出一種巍巍大山悄然無聲的博大胸襟。
我曾經數次去四川美院禾子家里拜訪。當禾子老師閱讀我出版的《中國山水詩畫藝術品鑒》藝術專著后,一方面給予很高的評價,另一方面也很謙虛地說很多地方自己也閱讀了兩三遍,表現出“學無止境”的良好學風。
禾子,本名李來源,四川西充人,1933年出生。1951年,禾子考入成都藝專,1956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同年秋,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美術史研究生。在受業期間,他曾去云崗、龍門、麥積山、敦煌、天龍山、大足等佛教藝術勝地作過大量考察,還有幸看過全國各大博物院(館)珍藏的古代著名書畫、碑帖及重點文化遺址、古建筑、園林、墓葬。他現任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重慶盤溪畫院和涂山書畫院副院長。幾十年來,禾子在教學之余,曾在國內外發表過數百篇美術評論、美術考古、美術史研究、藝術評論。他與人合作編著出版的《中國古典畫論發展史實》,獲得學術界好評,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口碑。
在花鳥畫創作上,禾子立足傳統,主張“能進”“能出”,對清末民初的吳昌碩、趙之謙尤為崇拜,并從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營養。我們觀賞禾子筆下的畫作,他在建立深厚藝術思想觀念、藝術審美意識理念與吸收先賢技法的基礎上,努力形成自己的繪畫藝術觀。他的書法筆力勁健,畫作注重采用洗練的傳統筆法,并在多年默默地耕耘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線條老亦彌堅、墨色簡練、線條與塊面相結合、簡略而不簡單的筆情墨趣。畫家喜歡畫琵琶、梅花、葡萄、水仙、瓶花等各種自然物象,也喜歡畫一些雞、鷹、小鳥、貓等穿插其中,流露出畫家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靈動感悟與藝術智慧。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