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視屏幕、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之后,汽車系統屏幕可能就是被廣告商搶占的下一個領地。
有沒有想過:每一輛汽車都像智能手機一樣,變成一個個性化“伙伴”,播放著你的音樂,用著你喜歡的APP,操作著你喜歡的界面。
有一款專門為車聯網而開發的APP叫做“Orangetame OpenBeak”,在駕駛的時候能實時收到來自Twitter的更新信息,也能讀出那些最新的評論。無論你是否親身實踐過,這就是車聯網給未來的駕駛體驗所帶來的沖擊。
有人會說“車聯網”并不新鮮,但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現在,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酵之下,“車聯網”的腳步越發真切:2012年,寶馬開始在國產寶馬汽車上搭載寶馬互聯駕駛(Connect Drive)系統,寶馬Mini則搭載了Mini互聯空間站;福特汽車在新福克斯上搭載了SYNC(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奧迪也在部分車型上嘗試用奧迪Connect;2012年12月發布的凱迪拉克CUE系統,電容觸屏使回饋感更為直接……
這些汽車自身系統的升級還只是必要的硬件支持,“車聯網”的真正落地更得益于合適的軟環境——移動互聯網思維,iPhone不但顛覆了手機行業,也給汽車業帶來了很多啟發。很多在智能手機端初露端倪的商業模式,都有可能被車聯網所借鑒,因為二者有著兩個核心的相同點——智能和移動。如大多車載導航地圖都已添加了本地生活指引,餐飲、娛樂、服務盡在其中,借助LBS技術,一塊小小的車載屏幕聯通了網絡與現實。
而止步于“信息提示”,似乎還沒有挖掘出“車聯網”的全部潛力,是否能為車主的“入店消費”提供一些更為不可抗拒的理由呢?來看看下邊這個星巴克的例子。
移動互聯網、車聯網、LBS、移動支付……幾條線索的發展都匯聚于此,車聯網的商業應用也可以并不只局限于汽車本身,完全可以延伸至其他生活服務品類。幾年來,國內車聯網企業一直苦于在C端(消費者層面)如何突破,星巴克的這個外賣車道的案例興許可以拋磚引玉。
其實早在2011年,中國首個“車載購物平臺”就已出現,由聯華超市、中國聯通、啟明信息和銀聯電子支付等四家企業聯合發起。從這四家企業的各自屬性就可了解到車載購物的產業鏈,其是將車載信息、移動支付、商超實體網絡等整合到一起。
業內人士也表示這在技術上并不難實現,但為何幾年來一直未有大規模發展呢?“從技術上來說難度并不高,同時這一服務可能還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人們在車上的時間就相對有限;另外購物平臺提供的產品也許不是那么豐富;還有就是導航儀屏幕大小的購物界面可能還是會比較小,從用戶體驗來說未必會很好。”深圳亞美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產品策劃李祥認為。
同時,他還表示,車聯網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關鍵要看是否能探索出一套盈利模式。“比如現在在出租車車載屏幕上可以看到很多廣告,假設今后能在車載信息平臺上投放一些廣告的話,也可以成為車聯網的盈利點。”
對于車主來說,車聯網帶來的是更為方便、時尚的生活體驗;而對于廣告商來說,車聯網所帶來的營銷空間或許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JD Power(美國一市場調查機構)去年針對美國市場的調查顯示,在擁有智能手機的汽車消費者中,有77%的人對于車聯網很感興趣。不難想象,繼電視屏幕、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之后,汽車系統屏幕可能就是被廣告商搶占的下一個領地。
【案例】
星巴克推“汽車咖啡”一邊走路一邊捧著杯咖啡,這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星巴克范兒”。有沒有想過,在今后,你可以一邊開著車,一邊買上一杯星巴克咖啡啦。
2013年年初有報道稱,全球最大咖啡連鎖運營商星巴克正在建設更多的外賣車道,2013年新開設的店鋪中60%都將擁有外賣車道,以滿足人們隨時隨地點餐的需求。而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星巴克門店有車道。
星巴克中國方面隨即在回應中表示,目前外賣車道還主要是在歐美市場,中國市場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計劃。
雖然國內的星巴克粉絲不能在第一時間體驗到“汽車咖啡”,但在歐美極為普遍的肯德基“汽車穿梭餐廳”早已在國內出現。與汽車穿梭餐廳相比,這一次星巴克不是設立“外賣車道”如此簡單,而且還搭載上了“車聯網”的先進理念。
根據星巴克的計劃,建設更多的外賣車道不僅僅是意在與麥當勞、肯德基競爭,同時他們更為看重的是汽車系統的創新空間,車內的觸屏操控面板將會擁有更多功能,比如點餐功能,消費者可以在進星巴克之前就點好了餐,只需到店去取餐。
有分析稱,這種新的方式將會滿足人們隨時隨地點餐的需求,并且隨著汽車內部觸屏操控面板功能的齊全,這對于那些擁有外賣車道的店鋪而言,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NBG Productions公司首席股票分析師Brian Sozzi表示:“星巴克意欲為進軍下一輪的技術革新奠定基礎,該革新正來自汽車內部。很顯然,微軟的車內同步技術走在行業前列,但仍在許多方面被豪華汽車的新配件超越。在未來的幾年中,這些車內觸摸屏控制面板非常有可能包含從當地食品連鎖店(配有外賣車道)預訂實物的功能。”
原因很簡單,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可以因此節省10分鐘的時間;對于星巴克來說,提升了門店層面的效率,并促進了購買力。
可見,喜歡“嘗鮮”的星巴克這一次可能又會引發一股“外賣車道”的新潮流。同時,移動支付的閉環已幾近成型,Brian Sozzi還指出,星巴克也正在與移動支付平臺進行合作,表明星巴克正在打通支付和訂單處理環節。
“另外,想一想星巴克移動應用與車載設備的整合潛力,星巴克可以在你沒有琢磨著買咖啡的時候,推送特別的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