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研究了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雜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生長性能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60 d刈割桂牧一號的株高、葉長、葉寬、分蘗數、莖葉比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鮮草、干草、粗蛋白和粗纖維總產量以60 d刈割最高,分別為5 526.6 kg/667m2、1 005.9 kg/667m2、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干草中粗蛋白含量為40 d刈割>50 d刈割>60 d刈割,粗纖維含量則相反。
關鍵詞:桂牧一號雜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農藝性狀;產草量;草品質
中圖分類號:S5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2-0384-03
桂牧一號雜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 是美國矮象草與狼尾草有性雜交后 經過多年無性繁殖選育而成的一種新型牧草,莖稈多汁, 適口性好, 是牛、羊、魚等動物的良好飼料。通過多年的區域栽培試驗和研究,該草種已成為湖南省重點推廣的主要優質草種[1]。第二茬草是桂牧一號雜交象草全年最關鍵的一茬草,第二茬草生長的好壞對桂牧一號全年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宜的刈割時間對提高桂牧一號的利用價值和維持其植株的生產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因此通過探討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雜交象草第二茬草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為合理收割第二茬草,提高桂牧一號生產性能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桂牧一號雜交象草( 以下簡稱桂牧一號),購自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草業研究中心。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為南方低山丘陵紅壤地帶,年均氣溫17.0~18.5 ℃,年均降水量1 400~1 600 mm,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春季低溫多陰雨, 夏季炎熱, 秋季持續高溫、干旱少雨。冬季天氣嚴寒, 冰凍霜凍現象較嚴重。土壤 保水保肥性能差, pH 5.0~6.5。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共分3個處理,分別是第一次刈割后40、50和60 d刈割第二茬(依次為試驗Ⅰ、Ⅱ、Ⅲ組),每個處理3個重復,共9個小區。小區面積為9 m2,小區間以50 cm的走道分隔。
1.4 飼草的栽培與管理
試驗用地按每公頃施濕牛糞150 t作基肥,深耕20~25 cm。2011年5月10日移栽桂牧一號,每穴栽移苗2株,按正常管理中耕、除雜、抗旱。7月10日第一次刈割后澆施1次20 g/L的尿素。
1.5 測定項目
株高、葉長、葉寬、分蘗數、莖葉比,每小區隨機選取10株,測量后取平均值;產量為每小區的鮮草重;每小區取樣200~300 g,在105 ℃下烘8 h至恒重,測定其干物質含量[2];按文獻[3]中的方法測定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纖維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農藝性狀的影響
株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牧草恢復生長的速度及牧草產草量。從表1可知,試驗Ⅲ組的平均株高達267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0.05)。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株高相差21 cm,而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之間的株高則相差69 cm,這主要是隨著刈隔時間的推移,溫度逐漸升高,牧草生長速度越來越快。
葉長和葉寬是衡量葉片光合能力的指標,二者越大,越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從表1可以看出,試驗Ⅲ組的平均葉長和葉寬分別達125 cm和5.6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0.05),而試驗Ⅰ組的葉長和葉寬最小,分別為111 cm和4.1 cm。
分蘗數反映在相應環境下牧草繁殖生長情況,試驗Ⅲ組分蘗數最高,為47個(見表1),顯著高于試驗Ⅰ組(P<0.05)。這主要是因為試驗Ⅲ組間隔時間最長,地上部分積累的光合產物多,導致地下部分貯藏的營養物質增多,所以分蘗能力強。
桂牧一號雜交象草的莖葉比隨著刈割時間的推遲逐漸提高,試驗Ⅰ、Ⅱ、Ⅲ組的莖葉比分別為1.19、1.27、1.59,這對牧草的品質有一定的影響,因為莖葉比越低,牧草的品質就越好[3,4]。
2.2 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試驗Ⅲ組的鮮草產量最高,為5 526.6 kg/667m2,分別比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提高了60.4%和30.0%;試驗Ⅲ組的干草產量為1 005.9 kg/667m2, 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0.05)。
2.3 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品質的影響
由圖1可知,桂牧一號干物質和粗纖維含量隨刈割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粗蛋白含量則下降,試驗Ⅰ組的干物質為16.3%,粗蛋白為14.1%,粗纖維為24.6%;試驗Ⅱ組的干物質為17.1%,粗蛋白為13.5%,粗纖維為27.2%;試驗Ⅲ組的干物質為18.2%,粗蛋白為12.8%,粗纖維為29.7%,而粗蛋白和粗纖維的總產量以試驗Ⅲ組的最高,分別為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
3 小結與討論
1)不同刈割時間對桂牧一號產草量影響顯著,鮮草和干草產量均以試驗Ⅲ組最高,試驗Ⅰ組最低,試驗Ⅱ組介于中間。這主要是因為第二茬草生長處在高溫多雨季節,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度逐漸升高,牧草的生長速度也越來越快,鮮草產量越來越高,而在相應含水量逐漸下降的情況下,干草產量也就越來越高。
2)莖葉比是衡量飼草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值越小,適口性越好[5,6],結果表明,隨著間隔時間的延長,桂牧一號的莖葉比逐漸提高。
3)株高和分蘗數的生長動態對桂牧一號雜交象草產草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結果表明,試驗Ⅲ組的桂牧一號株高和分蘗數分別為267 cm和47個,均高于其他處理,進而影響第二茬和第三茬產草量。葉長和葉寬與株高成正比,隨著株高的生長,葉長和葉寬逐漸增加。
4)桂牧一號粗纖維含量隨刈割間隔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粗蛋白含量則下降,而粗蛋白和粗纖維的總產量以試驗Ⅲ組的為最高,分別為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
參考文獻:
[1] 楊雅婷,李科云,李 雄.雜交象草桂牧一號的特征特性與栽培利用[J].湖南農業科學,2009(1):134-136.
[2] 楊 勝.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9.
[3] 虞道耿,劉國道,白昌軍,等.不同刈割周期對熱研11號黑籽雀稗產草量及品質的影響[J].熱帶農業科學,2007(7):564-567.
[4] 楊恒山,王國君,陳皆輝,等.雜交狼尾草“牧特利”生物學特性及刈割次數對產草量和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04,12(4):318-321.
[5] 楊恒山,曹敏建,范 富. 刈剖次數對健寶(Jumbo)產草量及品質的影響[J].中國草地,2003,25(3):28-31.
[6] 杜高唐. 蘇丹草刈割周期對產草量的影響[J].山東畜牧獸醫,201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