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國民收入分配矩陣的一般形式,系統闡述了編制國民收入分配矩陣的方法和原理。揭示了其中的主要平衡關系,部門收入(支出)的計算方法及部門間收入分配轉移的方法。
關 鍵 詞: 國民收入分配矩陣;收入分配;收入轉移法;支出轉移法
中圖分類號: F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3)05-0048-03
世界上第一個嚴格意義的社會核算矩陣是由Richard Stone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20世紀60年代為英國建立的社會核算矩陣(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 [1] 。在我國,李寶瑜引入了矩陣形式表示國民收入流量 [2-3] ,劉揚稱國民收入流量矩陣為國民收入分配矩陣 [4] 。 在上述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對國民收入分配矩陣中的平衡關系,部門收入支出的計算方法及部門間收入分配轉移的方法等進行了初步研究。
一、 國民收入分配矩陣的編制方法和原理 [3]
(一)國民收入分配矩陣的一般形式
國民收入分配矩陣的一般形式見表1。
(二)國民收入分配矩陣表中的符號表示
國民收入分配矩陣中所有的字母均為矩陣。W為部門(n個)間的收入流量矩陣;U為各部門在各分配項目(m個)上的收入矩陣;Y為增加值列向量;G為總收入列向量;S為各部門在分配項目(m個)上的支出矩陣;Z為可支配收入列向量;F為各項(m個)收入合計數列向量。AT表示矩陣A的轉置矩陣 [5] ,即,若A=(aij)n×m,則AT=(aji)m×n。U=(uij)n×m,其中uij表示第i部門在第j項目上的收入;S=(sij)m×n,其中sij表示第j部門在第i項目上的支出。Y=(y1,y2,…,yn)T,其中yi表示第i部門的增加值;G=(g1,g2,…,gn)T,其中gi表示第i部門的總收入;Z=(z1,z2,…,zn)T,其中zi表示第i部門的可支配收入;F=(f1,f2,…,fm)T,其中fj表示第j項收入的 從W矩陣的數據可以看出,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收入主要來自部門內部(5728億)、 金融機構部門(4679億)和國外部門(3406億),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支出主要流向住戶部門(71 803億)、政府部門(51 911億)。
參考文獻:
[1]王其文,李善同. 社會核算矩陣原理、方法和應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寶瑜. 國民收入流量表與模型研究[J]. 統計研究,1996(2):16-19.
[3]李寶瑜. 中國國民收入流量表研究[J]. 統計研究,2001(6):14-18.
[4]劉揚. 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統計指標體系研究[R]. 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2012.
[5]盧剛. 線性代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龍會芳;校對:郄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