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文明快速發展的社會,交通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道路的工程建設越來越普遍,道路施工中質量問題也相應出現,而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成敗及其在以后的使用壽命,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防范或者制止道路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本篇文章就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一些常見質量問題進行探討,并相應提出些防治措施。
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問題;防治措施
1 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問題
1.1 路基的夯實效果
路基的穩定和強度是保障路面穩定和強度的基礎。軟土地基有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強度低等特點,所以必須采用有效措施來加固處理,才能使路基的穩定性得到保證。路基若不經壓實,就好比路面結構鋪筑在有較大的空隙的軟土基上,通過雨水等水分的滲透以及冬季春季的水分蓄積,進而大量水分進入軟土基中,導致路基穩定性下降,路面結構得不到有力支撐,路面會發生早期的扭曲破壞。
在土路床的修整上,如果未做好土路床工序,含水分過大或軟土基等土質不佳的土層不能得到及時處理,而直接當做結構層置于上面,“彈簧”現象反射上來,就會引起結構層大片返工。結構層的設計厚度也一定要均勻,否則容易出現過薄的部位提前斷裂。若土路床的水平得不到控制,在壓實過程中,不能與碾輪充分接觸的凹凸地面,就會出現疙瘩或坑,導致突起處密實度高,低洼處密實度低,進而造成路面的結構層強度不均勻。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斷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發生斷裂主要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壓實嚴重不夠要求,路堤發生大面積的沉降,從而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底部懸空,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造成的壓力過大,路面板內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承受強度而出現貫通水泥混凝土面板整層的不規則的縱向、橫向甚至交叉連續的斷裂、裂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因此被破壞為兩塊或兩塊以上,路面結構失去完整性。
1.3 早期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
路面受損中最常見的就是塌陷,在填挖交界處和挖方段較多發,其特征是波及的路面結構層次深以及面積較大。如果路基強度不均勻或強度不夠,便不足以長期承載車輛之重而致塌陷。由于排水不利引起水分過大也會使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進而引起局部路面塌陷。若路面強度不能承受日益增多的行駛車輛,也會導致路面發生疲勞性破壞。
修建瀝青路面后,均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大大小小裂縫,如當地氣候因素、路基的強度、瀝青的檔次、調制的瀝青混合料等。早期裂縫對路面影響較小,如果不及時修復,路面滲入的雨水就會降低路面的強度,以致不能承受車輛載重,使瀝青路面的結構性遭到破壞。瀝青路面在反復經受水分、交通載重和溫度膨縮的作用下,集料與瀝青界面被水浸入,瀝青膜由于水動力的作用逐漸地從集料表面分離,使集料之間喪失粘結力而破壞路面。土基、材料、施工、車輛超載等原因均會使瀝青路面出現水損害。
2 應對這些問題的防治措施
2.1 對路基的施工要求
施工單位必須向施工工人作好技術上的培訓, 依照路床工序的要求,以控制平整度(10mm)、中線高程(+20mm)、橫斷高程(+20mm,且橫坡≤+0.3%)為標準, 在0~30cm范圍以內控制挖方路段路床的向下距離,在0~80cm的范圍以內控制填方路段路床的向下距離,重型壓實標準的95%在壓實度上必須要達到。如果施工地段土地基較軟,就想辦法來提高土基的強度,降低土基的可壓縮性。對地基的軟土層較薄的路段可以直接換成砂土,添加碎石粒。但需要取出填土中的大石塊,并取出或打碎大于10cm的硬土塊。為使軟土層得到更好加固,提高到合適的強度,也可在軟土層的孔隙之中添加或摻上凝膠材料,以此來加強土顆粒之間的結合,達到目的。除此之外,路基的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所規定的范圍內,為了達到最佳的碾壓效果,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機械與填料方法在實驗路段來進行試驗,使施工組織和機械配套在壓實各種不同的路基時能夠以最適合的標準來選用。
2.2 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在設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應認真考慮荷載對路面的影響。為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起到最好的支撐穩固作用,在選用基層材料種類方面,一定要結合當地的交通情況及氣候特點來選定。如果施工地段為雨水較多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區,最好在路基基層下設置一定厚度小砂石結構層以便水分滲透排出。寒冷地區除了考慮設計排水外還應設計好防凍墊層。
對原材料選擇要合理,設計高質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前提是對材料質量的嚴格控制。確保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的關鍵在于科學并準確地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并且配制出性質均勻、穩定的混凝土。施工時最好斷交,若有特殊情況時,必須要保證施工處便道平整,避免車輛行駛中引起的振動造成初凝期的混凝土板板體斷裂。
應及時修復路面的裂縫及早期的病害,阻止破壞的進展;道路的排水系統一定要完善,必須要重視并養護路面排水系統,為了避免積水通過裂縫對破壞路面,一定還要經常疏通排除積水。對混凝土路面的硬物如碎石要及時清掃,避免在車輪的反復碾壓過程中破壞路面產生麻面。
2.3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提前調查好地形復雜地段。填筑路基時只有采用合格的填料來加固好地基,確保路基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和強度,并穩定路面基礎,才能防止發生局部的下沉塌陷。半剛性材料具有對溫濕度膨縮系數小、抗拉力強度大及抗沖刷性能好的特點,非常適合用做基層材料。瀝青面層選用具有較大針入度的瀝青,但是穩定度一定要滿足要求。選用溫度敏感性低、延展度好、含蠟量少的優質瀝青可以降低瀝青面層本身因為低溫而發生收縮產生裂縫的幾率,還必須要按照合理配合比來配置瀝青混合料。調配優良性能的瀝青混合料及控制好瀝青用量,均可使裂縫減少。
必須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選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保證壓實度達標合格。半剛性基層對含水量要求很高,因此要嚴格控制施工壓實時的含水量。在施工規范允許的范圍以內,確保混合料的含水量達到適合標準。在保證不會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前提下,為防止其裂縫波及表面層必須要及時養生。養生完畢后,要馬上噴灑透層油,并加緊瀝青面層的鋪筑。
嚴格的執行養護管理程序,保障路面清潔,排水性一定得到要保證。并科學及時的處理裂縫,制止病害的進一步發展。
3 結語
在道路施工建設過程中,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工人一定要嚴格按要求做好工作,針對易出現問題或難度較大的環節應采取認真的態度。保證施工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材料、人力及資金的浪費。因為道路工程施工一次性投資大,出現病害后修復難度高,所以對施工質量有很高要求,這也正是對具體問題采取防治措施的目的。在施工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并制定防治措施,才能使我國在道路工程建設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遲靜.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成因及防治[J].中國新科技,2011.
[2]王冀蓉,王紅,陸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09,7.
[3]李建榮,蔡小輝.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及解決措施[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
[4]李慶勇.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J].交通標準化,2011,1.
[5]傅沛興,單文謙,混凝土裂縫原因淺析[J].建筑技術開發,2005,3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