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移民文化的內涵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的包容性是造就今日的美國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文章以美國王牌選秀節目“美國偶像”這一綜藝節目為切入點,回顧美國移民的歷史以及美國移民文化的主要特點,試圖在分析美國移民文化包容性具體體現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美國移民文化的內涵。
關鍵詞:美國移民;移民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綜藝;美國偶像
1 如何成為“大熔爐”:美國移民的三次浪潮
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國文化的發展與洶涌的移民熱潮密切相關。從“五月花號”帶來的首批移民以及《五月花號公約》為美國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石到南北戰爭結束后, 美國由于大規模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 需要引進大量勞力,從而使母語為非英語的大量歐洲移民涌入。1961-1984年間,美國通過了移民和歸化法, 移民政策的寬松帶來了以亞洲、拉丁美洲移民占主導的熱潮。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美國移民可分為如上所述的三個階段,時至今日, 美國每年仍然不斷的接受著新移民,這些來自世界不同區域的移民構成了美國人口的主體, 并逐步改變著美國人口的種族、民族構成比率,為美國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形成了美國特有的移民文化。
2 美國移民文化的特點之多元化
移民的地域性決定了美國文化的多元化。地域的差異便衍生出了不同的民族多樣的習俗。這些多樣化的因素又在不同時代對美國文化的發展產生影響,甚至被應用和更新。因此,在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都可以找到這些來自不同地域多樣因素的縮影。
首先,美國移民文化的多元化體現在語言上。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與縮影。美國英語中豐富的外來詞匯是美國移民文化中多元化的充分體現。這些外來詞匯來自世界各地,包涵多種語系,有的甚至被沿用至今。例如,來源于法語résumé(簡歷),changier(即:change,改變);來源于拉丁語cuppa(cup,杯子),cetel(即:kettle,壺);來源于西班牙語puma(美洲豹),cigar(雪茄煙);來源于漢語kowtow (磕頭),qipao(旗袍)等等。除了來自世界各國移民能從美國英語中找到本民族的詞匯以外,美國本土黑人也可以在美國英語中找到各自文化的縮影。例如,美國黑人在文藝和體育上有著卓越的成就。美國英語就從黑人文化中吸收了jazz( 爵士樂) break dancing(霹靂舞)等詞匯。
另外,美國移民文化的多元化在美國飲食文化中也有所體現。試圖找出美國菜的典型代表并非像中國人的餃子、日本人的壽司、意大利人的千層餅、墨西哥人的粟米脆餅那樣輕松。究竟什么是美國菜呢?在美國飲食文化中,美國菜的主要樣式大部分為舶來品,隨處可見世界各種菜系,從美國人民飲食的選擇和餐飲業涉及的菜系種類不難體會到美國飲食文化中的多元化。
最后,并非單一的美國宗教也反映了美國文化的多元。美國包容民主的宗教環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派別。例如, 羅馬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東正教。以及以亞洲信徒為多數的佛教、以印度信徒為多數的印度教等。宗教是文化的精華, 文化是宗教的傳播形式, 宗教的多元化為美國文化多元性提供了包容的環境,成為了其良好的繁衍地。
3 從美國的綜藝節目看美國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美國的娛樂產業高度發展,國人熟知的大銀幕詞匯脫口即出:好萊塢,迪士尼,奧斯卡,美國大片,綜藝帝國,王牌制作等等。隨著國際化的發展,各國文化的不斷交流與沖擊,特別是2012年“中國好聲音”在中國引起的巨大反響,使國人逐漸將視野走出國門,通過美國綜藝節目“美國好聲音”在中國的授權舉辦更加了解了美國娛樂業。
從美國綜藝節目的發展來看,總體的特點在于節目門類多,觀眾參與廣,獎勵豐厚,制作精良,不斷推陳出新。其中門類多包括T臺上的的“超級模特”,培養天才設計師的“天橋風云”,為各地餐飲行業提供優秀廚師的“地獄廚房”,人體探險類“幸存者”,歌舞類“天生舞者”、“舞魅天下”、“美國偶像”。其中,“美國偶像”可稱之為王牌選秀節目。
“美國偶像”開播于2002年,其前身為英國綜藝節目“流行偶像”。該節目從2002年開播至今已有12季,可謂長盛不衰。參賽選手必須符合當季的年齡要求,并為合法的美國公民,這一低門檻為有夢想的人創造了機會,而從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優秀歌者有許多都在賽前從事普通工作的經歷,例如酒店侍應生,售貨員,卡車司機等,此綜藝節目在美國能夠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很大程度在于圓了一個 “平民的美國夢”。從賽制上看,結構合理,從初選到半決賽到決賽中間仍穿插各種細節賽程,以及對于內容的把握恰到好處,例如圍繞主題選歌,場外導師指導等環節更突出了美國夢中“成長”這一關鍵詞的含義。節目開辟了觀眾參與節目的先河,啟動手機短信投票民眾參與的方式,這不僅提高節目與觀眾的互動程度,而且也更加直觀的體現潛在的唱片市場的真實反映,因此通過該節目所選拔出的歌者既是市場的選擇也是民眾的選擇,這一做法也為后來的諸多真人秀爭相效仿。
回顧美國偶像歷屆比賽實況,尤以2009年第八季最為突出。選手們經過層層選拔,從最初的千軍萬馬過海選再到適者生存的好萊塢周再到半決賽決賽。選手們經歷了迅速的成長,冠軍最終由Kris Allen摘取。進入前十強選手分別為:Kris Allen,Adam Lambert,Danny Gokey,Allison Iraheta,Matt Giraud,Anoop Desai,Lil Rounds,Scott MacIntyre,Megan Joy Corkrey,Michael Sarver.這十強選手的組成,淋漓盡致的體現了美國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從各自身份來看,其中包括普通員工,歌劇演員,音樂教師,酒店侍應生,家庭主婦,單身母親,高中學生,其中Scott MacIntyre還是一名盲人。并不同于一般歌唱選秀類節目參賽者的職業均與演藝遠近有關,參賽者站在同一起跑線,并不因為職業的不同而有所歧視。這就是美國特有的移民文化中的包容性,只要有天賦,只要愛唱歌,這篇舞臺即屬于你。
從各自擅長的領域來看,包括民謠歌手,爵士歌手,彈唱歌手,搖滾歌手,創作型歌手。選手們各有千秋,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上大放異彩,充分的享受了比賽的過程,沉浸其中,投入其中。節目的主旋律是包容的開放的,并不會暗示更不會引導觀眾傾向那一種風格,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只有包容的文化內涵才能造就出寬松舒適的舞臺。
從選手的種族膚色來看,包括美國白人,美國黑人,印度裔美國人等等。由此可見,早期移民的后代以完全融入美國文化中,并且逐步增加著美國人口結構的多樣性。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可以和諧相處,這充分體現了美國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藝術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文化的內涵與特征是藝術創作的靈感。美國綜藝是人民娛樂這一大眾藝術的體現,它體現了美國移民文化的包容性,同時包容性也為藝術的上升提供了廣闊自由的空間。
4 結語
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歷史雖短暫,但卻擁有內涵豐富的獨特文化。隨著時代腳步的前進,美國文化中所顯現出的深度與潛力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并開始借鑒學習。如何將美國移民文化中的特點加工使用,這是今后我們需要重視并努力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范悅.美國歷史概況[M].經貿大學出版社,2006.
[2]錢滿素.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M].新知出版社,2006.
[3]朱永淘.英美文化基礎教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祁曉菲,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香港理工大學碩士,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