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基建工程管理上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結果表明有效提高工程建設中設計人員、監理人員以及效能監察人員的監督與獎懲,建設一批高素質的效能監察隊伍,可有效規避效能監察風險。
關鍵詞:效能監察;工程項目;建議
1 存在問題
1.1 施工圖紙設計方面
1.1.1 工程項目施工圖紙設計深度不夠,造成設計變更多,現場經濟簽證及設計聯絡增加,竣工圖紙修改頻繁。個別項目只有設計文字說明,沒有圖紙。
1.1.2 施工圖設計內容不合理,設計規范執行不到位。
1.1.3 個別項目存在施工圖設計標準偏高,造成設計上的浪費,(如個別項目屋面防水層設計厚度高于國家圖集防水層厚度標準)。
1.1.4 對外委設計和自行設計圖紙的審查不細。
1.2 現場管理及竣工資料
1.2.1 經濟簽證內容與現場實際不符。項目施工過程中及竣工驗收時,建設方項目管理人員沒有對實際工程量進行認真核對,造成實際工程量少于竣工結算量。
1.2.2 竣工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有所欠缺。個別工程資料竣工圖紙標注的數據與實際施工的數據不符,主要是由于工程實施過程中設計的變更調整,而項目管理人員未在竣工圖上更正,因而造成結算多計工程量的問題。
1.2.3 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問題依然存在。施工過程中甲方現場監理人員監督不嚴,對工程質量監管,經濟資料確認不認真,使工程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C型鋼設計壁厚為3mm,實測一般都是2.5mm)。
1.2.4 )隱蔽工程沒有按時檢查和記錄,隱蔽部位達不到設計要求。如散水砂墊層厚度不夠,道路、場地基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電纜溝鋪砂蓋磚砂磚量不足等現象。
1.2.5 竣工資料部分內容不明確,日期有的未填寫,結算書未編寫編制說明,少數施工單位未按合同規定時間報送竣工資料和結算資料。按照合同補充條款中約定:若施工單位(或乙方)在工程竣工驗收完15日(或30日)內,不按時上報合格的竣工資料和結算資料,每超期一天,需向建設單位(或甲方)繳納合同額千分之一的違約金。
1.3 工程結算
1.3.1 工程量計算、定額套用有誤。
1.3.2 結算辦理不及時,相對滯后。
2 工程效能監察主要方法
按照油田實施的效能監察相關方案及制度,采用“現場實測、綜合計算”的方法對施工變更單、經濟簽證認真審核,不但要把經濟簽證單、變更單內容與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結合起來,還要對照現場實物檢驗施工結算量、規格是否與之相符。堅持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將效能監察工作做細做好。
2.1 在檢查過程中要做到對照與結合,即設計內容工程量與結算內容工程量相對照;竣工資料簽認與實際施工情況相對照;定額文件規定與結算執行結果相對照;合同約定條款與合同實際履行相對照。“結合”即資料文字表述與邏輯分析相結合;設計藍圖標識與現場實測實量相結合;調查詢問與實際觀測相結合。
2.2 在現有基建工程管理體制下,工程效能監察工作應把重點放在審查設計圖紙的經濟性、竣工資料的合理性、經濟簽證的有效性、現場管理的完整性、定額套用的合規性、工程造價的準確性上,并與現場核實相結合。
3 相關建議
3.1 優先選擇具有專業優勢的設計單位,提供最佳的設計方案和設計圖紙,對工藝復雜,投資大的項目要求設計方選派設計代表跟蹤服務,確保工程設計合理性與投資控制。
3.2 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效能監察管理機構,加強效能監察從業人員培訓,創造外培的機會,使專業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有效地規避效能監察風險。
3.3 加強對監理單位的考評與考核,制定規范的獎懲制度,督促監理人員在工程施工階段中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的監督檢查。
3.4 建議加強合同管理和對施工承包方的施工項目管理,減少工程專業分包數量,杜絕違法轉包,提高結算審查質量,加快結算審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