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日益加快。目前園林綠化項目的發展態勢非常迅猛。該項活動是城市發展中必然存在的要素,它是確保我們能夠在休閑的時候有機會和自然接觸,能夠了解生態,除此之外,它還起到維護生態,提升城市氛圍的功效。該項建設活動是當今城市化建設活動中意義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它不斷的向著行業化的方向邁進,將來的綠化活動的前進有著非常寬的模式。而綠化項目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制約其發展,而且它們還關乎到總體項目的進展情況,文章切實的分析園林綠化項目的具體要素,針對怎樣提升綠化建設技術做了一些論述。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前期準備
由于經濟高速前進,綠化項目已經發展到全新的時段,因而對其建設技術的規定也不斷的深化。
1 認真開展準備工作
首先是技術上的工作。要高效的組織技術工作者,要對圖紙開展詳細的分析探索,要結合具體的建設內容,研究最合理的建設規劃。
其次是場地上的工作。比如要結合業主準備的水源信息,鋪設管線,抱枕灌溉等活動順利進行。再者在建設之前的時候要開展分析會議,切實做好交流工作。要研究必要的手續內容,形成關聯,而且要認真的開展監管工作。同時還要對高度進行測量,把測試的內容報告給相關的人員,而且要由建設組織開展再次核查活動。
第三,對植被和設備等開展的工作。比如要確保植被的出處,訂立相關的合約,以此來確保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不會出現缺苗的現象。再者對所用的裝置和設備等開展綜合的檢查,當檢查發現性能合乎規定之后才可以運行。
2 綠化項目分層次開展的內容
2.1 施工總流程
2.2 針對土壤進行的整改活動
2.2.1 土方造型結束后,在細平前按規定進行土壤取樣,檢測PH值、EC值、有機質含量。如檢測結果為pH≤8.3,EC值在0.12ms/cm~0.50ms/cm,有機質含量不小于10g/kg,則進入綠地細平工序。
2.2.2 假如上述的內容沒有合乎規定的話,就要對土方進行處理,比如使用山泥等將其合理的攪拌,一直到性能合乎規定之后才可以進行后續的活動。
2.3 植被種植活動
首先,栽種的步驟。通常是按照選取植被,然后處理,進而挪移栽種,最后對其開展全方位的養護工作。
其次,做好準備活動。(1)栽種之前的時候要對土深入處理。a.保證綠化種植翻土深度:喬木60cm~100cm,灌木50cm~70cm,草坪及地被20cm~30cm。b.喬木種植穴底部加施有機肥,上鋪5cm以上土層。地被植物栽植地施足基肥。翻耕25cm~30cm,去除雜物,平整度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合理的運送植被。提運土球苗木時,繩束扎在土球下部位,防止土球破碎。當送到場地后,要盡快的種植,如果暫時無法進行的話,對于帶有土團的植被應該暫時假種,要確保豎直,把土團設置穩妥,附近蓋上土。(3)定點放線。對于自由曲線形塊狀喬、灌木種植放樣時,首先沿林緣線放樣,以避免出現鋸齒狀林緣線,片植花灌木(撒金桃葉珊瑚、毛白杜鵑、南天竹、紅葉石楠),根據設計種植密度,采用品字形種植(前后排種植點交錯),整齊美觀。點植苗木(盆景樹、蘇鐵、紅楓等),結合具體信息,結合所進苗木的蓬徑適當調整間距,確保好看。(4)挖種植穴。苗木栽植前以所定的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在挖的時候要結合土團的大小等來分析。
第三,栽植。(1)栽植前的修剪。a.樹冠的修剪:對用于植籬的灌木不多剪,對于花灌木及生長較緩慢的樹木進行疏枝、短截,把干枯的和太濃密的樹枝除去,那些太長的要適當的剪除一部分。
(2)苗木栽植。一般喬、灌木栽植:a.種植應按設計圖紙要求核對苗木品種、規格及種植位置。b.根據設計圖將林帶的邊緣范圍線測設到林地地面上(方格網法)。規則式種植點可按照設計株行距以直線定點,自然式種植點則在實際種植中靈活掌握,力求林緣線曲折自然。c.相鄰植株規格應合理搭配,高度、干徑、樹形近似,種植的樹木保持直立。喬、灌木樹形豐滿完整的面朝向道路一側。d.對一些不適宜堿土的植物,適當放大樹穴,加原土種植,以確保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e.樹木胸徑在15cm以上的,在樹根處布置6cm的塑料透氣管,平均4條/株。f.栽植時,在樹穴中用種植土回填至略高于放土球底面的高度,將土球放置在頂土面上,定向選好主要觀賞面,打開土球包裝物。如土球松軟,土球底部包裝物可不取出,然后從坑槽邊緣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層搗實,培土高度到土球深度2/3時作圍堰,澆足水分。以上步驟完成后,澆足第一遍定根水。灌溉的時候不應單從一個方位,要綜合的進行。進而對其開展養護,剛種上的植被在第一星期的時候要天天的澆灌,等到第二三星期的時候間隔進行即可,以后逐漸的延長。
(3)草坪植物栽植。首先,建設關鍵。在鋪設之前的時候要對其進行深入的處理,保證土厚,而且要認真的處理雜物等。在鋪設的時候要掌握好其尺寸等,完成后使用滾筒對其處理,確保草皮和土之間能夠有效的融合到一起,而且要確保其排水順利。第二,鋪設的措施。所有的草皮要適當的留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其生長之后能夠在連接的地方依舊平順。當鋪設完成之后,使用壓細的土對其縫隙繼續擰處理,而且最好是壓實處理,確保其和土壤之間連接緊密。如果土塊高低不平的話,要對其處理,確保平順,而且要透水,在兩到三天之后適當碾壓。然后間隔七天的時間進行后一次,一直到整個都平順即可停止。
(4)支撐綁扎。當種上之后,要對植被進行適當的支撐。對于高大的喬木,常用的措施是通過鋼絲吊裝措施來處理。用鋼絲繩斜拉樁固定大樹,樹干綁扎處墊軟物質,使樹干正直,鋼絲繩與地下預埋的三角鐵固定,其中一根撐桿(繩)必須在主風向上位,打樁固定后用草繩繞桿。對于高大花灌木,如本工程內種植的桂花,則采用十字扁擔樁支撐。對于植毛竹,可采用十字綁扎,上下兩層加固連成一體,以增強抗倒伏能力。
3 結語
對綠化項目的建設工藝要更加深入的分析,最關鍵的是在分析的時候獲取了許多知識,比如在栽種的時候可以大體進行放線,不需要嚴格的用尺寸來衡量。種植之前的時候,要對其進行疏葉,而且要對附近的雜物移除,要確保植被種植好,而且其附近的環境也要整潔。在種上之后,要結合具體的氣候特征開展種植工作,不應該太干或者是水分太多,這對其生長來講都是不利的。我們相信,我國的園林綠化活動一定可以隨著經濟以及社會的前進也獲取更加優異的成就。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1994.
[2]張志東.淺談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J].現代農業,2007,(4):10.
[3]工斌.當前園林綠化存在的幾個問題[J].2004,(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