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海通信段成立至今,因前身由鐵通公司劃轉,很多設備仍存在著和鐵通公司共用的現狀。劃轉后通信段直屬各地路局,以鐵路沿線網管居多,為發揮“統一指揮、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特色,需要推行傳輸集中網管的管理方式,針對此問題,文章以上海通信段傳輸網管系統整合集中接入方案為例進行探討。
關鍵詞:網管整合;備份;接入方案;ECC優化
1 網管系統現狀分析
2009年底根據國家的戰略需要,鐵通的專網業務重新移交給鐵路,移交后,區域、網絡分級管理模式都發生了變化。以上海通信段為例,其隸屬于上海鐵路局,所轄3省一市,通信系統網管分布廣但位置較零散。管內各線既有傳輸系統主要采用華為、中興公司的設備,網管主要設置在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各網管中心隸屬于當地通信車間,分別管理各自所轄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維護模式已無法適應鐵路通信的需求,主要問題如下:(1)集中管理網絡資源欠缺:不能以全局、全網的角度進行網絡優化,確保傳輸網絡的連續性。(2)網絡保障和調度能力不足:各車間網管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業務過硬的核心網管人員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和調度指揮。(3)無法集中監視業務質量,無法準確定位故障點:當故障出現在跨車間相鄰站點時,網管告警信息收集不全面,無法快速定位,造成故障處理延時。(4)單網管安全性差:傳輸網管一般采用C/S架構,一旦出現故障,系統恢復實效性較差。
為解決以上問題,滿足網絡管理維護集中化需要,提高安全可靠性,必須對傳輸網管系統進行整合,統一管理指揮,增強通信的安全保障。
2 傳輸網管系統整合方案
2.1 網管整合原則
按設備廠家、分區域對網管服務器進行整合;網管數據集中采集存儲,考慮適當備份。
2.2 網管系統整合方案
在上海通信站根據需要新設網管服務器,由各線網關網元直接采集數據,對全局內所有傳輸網元進行統一維護和管理。維持原有網關網元的設置,各線傳輸設備由網關網元直接將網管數據通過網管DCN網傳至上海整合后的網管服務器。
2.2.1 網管服務器設置和備份
(1)網管服務器設置。在上海通信站新設傳輸網管服務器,用于對有線的傳輸設備進行統一管理。經了解,華為1套網管服務器最多支持2000個網元,1個網關網元最多支持50個網元。前期因無規劃,部分系統網元ID存在沖突,可經過逐一核對統計,對沖突的網元ID號進行修改。因各小站分散各地不集中,可采用更改擴展ID號的方法解決此問題。
(2)網管服務器備份。傳輸系統是通信系統的基礎,其網管系統應達到較高的可靠性,除網管服務器本身的配置應滿足較高的可靠性外,網管服務器應采用一定的備份機制,以提高網管系統整體的可靠性。
服務器備份可采用熱備、冷備2種方式。
熱備是以雙機為基本單位,熱備份服務器時刻處于開機狀態,與主機保持同步。熱備份需要安裝相應的軟件實現數據庫同步和主備服務器故障時的倒換與恢復。以華為公司T2000系統為例,可由配合網管提供的VERITASE軟件實現。當主機失靈時,可以通過軟件檢測,隨時啟用熱備份服務器來代替。另一方面,如互為備份的服務器在異地,則需新開通滿足實時數據同步交互的物理通道。
冷備模式,是由管理人員周期性的將主服務器更新的內容復制到備用服務器上,保持與主服務器數據一致,達到備份目的。冷備份是最快和最安全的方法。
綜合考慮,由于各線在合肥、南京、杭州等地既有網管服務器保留,上海新設的網管服務器由網關網元直接采集數據,如采用熱備方式,需要購買VERITASE軟件以及網元LICENCE,投資費用非常高,故建議采用冷備方式。
具體實施方法:在上海段網管中心新設所需傳輸網管服務器外,再設置1臺備份服務器,整合后的網管服務器采用N+1備份的方式,為所有傳輸網管服務器進行備份,進一步提高安全系數。
2.2.2 通道接入方案。根據現網情況,網管數據承載可采用2種接入方案。
方案一:利用既有IP數據網進行承載。既有IP數據網為鐵路局專用網絡,現主要用于承載可視會議、車務視頻監控等業務,能夠滿足承載網管數據的需要。(1)業務接入 :在上海通信站傳輸機房設置2臺三層交換機,分別以2個FE接口接入2臺IP數據網既有核心路由器,用于接入各網管服務器、終端等。合肥、南京、杭州等節點網關網元、監控終端等直接接入既有數據網路由器或交換機。(2)IP地址規劃:根據既有IP地址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分配,并預留一定的擴展空間,應遵循唯一性、連續性、擴展性原則。(3)MPLS-VPN實施:為服務器分配唯一性的IP地址,根據規劃分配MPLS標簽,有別與系統中已經存在的可視、視頻等業務。在相同節點內,打上不同的VLAN標簽,實現節點內不同傳輸系統的隔離。接入層路由器通過其子接口與L2端口上對應的VLAN 連接,終結VLAN,子接口地址按各地VLAN分配對應網段,并根據IP地址分配其所屬服務器的MPLS標簽,實現同一個VPN全網互通。(4)路由協議運用:為減少路由數量,降低路由器設備的資源消耗,各級路由器設備對外宣告路由時采用無類域間路由(CIDR)等方式最大化地進行路由聚合。
優點:高可靠性、業務安全隔離,并兼有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
缺點:需對各服務器IP地址重新統一規劃,工程實施需要點割接,較為復雜,工程量大。此方式更適合新上傳輸系統的接入。
方案二:在原有網管的基礎上,通過原有各區域網管匯聚點運用HUB或交換機匯聚后,再利用傳輸系統對上海各開通一條FE鏈路,并在上海中心機房用交換機或HUB二次匯聚,達到全網集中監控的效果。優先考慮MSTP傳輸設備提供FE接口,如既有傳輸系統無法提供FE接口,采用2M專線的方式。
優點:傳輸點到點,方式簡單易操作,利用現有資源無需新增更多設備,可減少維護量,節約成本。
缺點:占用線路資源多,依托傳輸成環保護,如運行在單鏈傳輸通道上,線路中斷,直接影響網管監控。
綜合考慮,在實際操作中選用了方案二。
2.2.3 ECC路由網關網元優化
ECC(Embedded ControlChannel)嵌入式控制通道,用于SDH網元間通信,傳送TMN信息,實現網管對非網關網元的管理。ECC通路也是傳輸網管故障率較高的區域,在網管整合時必須進行優化。
(1)網管經過整合,可根據設備網管系統對其網元尋址方式合理劃分ECC子網,按照最短路由尋徑方式的原則規劃,以提高ECC子網的從指令發出到指令完成的響應時間,滿足網管實時監控、維護的高效率。
(2)通過設立備用網關網元對ECC通道進行保護。以北一環為例,目前合肥為網關網元,且合肥10G主控板(ASCC板)為單配如出現故障,北一環網元將全部脫管。可將蚌埠10G設為備用網關網元,通過其他傳輸系統(例如南一環)新增一條2M業務接入合肥,即可達到互為主備的效果,增強了網管的監控保障。網絡圖如優化前后示例圖所示:
3 小結
通過此次傳輸網管集中整合優化,充分發揮既有資源的潛能,實現了網絡資源集中管理,業務集中調度,質量集中監視,使得運營維護更方便、電路生產更高效、安全系數更穩定、擴容升級更平滑。希望本文對建設一個綜合性的傳輸網管系統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