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存和發展需求造就了近年來建筑行業的興起,可利用空間的逐年減少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含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于建筑來講建筑樁基的施工也就越來越重要了。實際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復雜性,經常出現勘察不到位,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給建筑質量造成不好的影響。文章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論述和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施工;質量控制
1 樁基工程在施工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分析
樁基由基樁和連接于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于土中,承臺底面與土地接觸,則成為低承臺樁基;如果樁身上露出地面而承臺底位于底面以上,則稱為高承臺樁基。建筑樁基通常為低承臺樁基礎。高層建筑中,樁基礎應用廣泛。樁基工程即樁基,全名為樁基礎,是基礎中的一種(在工民建方向,基礎一般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在路橋方向一般可分為:U型擴大基礎、樁基礎等),樁基主要的作用是負責把荷載轉給持力層。
由于打樁工程中施工的步驟及其程序較多,所以究其原因所在,影響的因素也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但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的:首先是施工前,工作人員對工程地質的勘察情況沒有詳盡的進行了解,造成報告不夠準確;其次就是設計的取值不夠合理;然后就是各種影響樁基質量的其他因素。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好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將會對建筑物的安全構成威脅。
在樁基工程施工時,主要影響其質量的原因包括五大類:樁傾斜度過大、樁拉偏差較大、承載能力遠遠低于設計預算的數值、再有就是斷樁、接頭沒做好連接工作等。對樁基工程中出現的這五大類問題進行的原因分析如下:
1.1 承載能力遠遠低于設計預算數值的原因分析
樁沉入的深度不夠深;有的是雖然樁深已經達到了我們預先設定的數值但樁端并為進入設定的層面上;最后灌入的深度不夠或者過大都會引起此類現象的發生;樁的傾斜度太大或者發生斷裂等原因使其承受能力遠遠下降;再有就是工作人員實現沒做好地質勘查工作,對地質沒把握好。
1.2 對于樁傾斜程度過大的原因分析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樁的質量達不到規定的要求,進入了一批質量很差的樁進行施工,造成找不對位置或者變形現象時有發生,這是最容易造成樁產生傾斜度過大的原因;再有就是在開始施工時,安裝的位置不正,并沒有嚴格按照說明的來做。第三是樁錘樁帽等嚴重偏離錘心,即最初的時候就沒做好安裝工作;第四,遇到了堅硬的事物,阻擋了樁的順利安裝;最后,樁與樁的間距太小也可能造成由于順序不當而產生傾斜問題。
1.3 對斷樁現象的原因分析
首先,樁的質量不好是造成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運輸時支點和吊點的位置選擇不恰當也會造成斷裂現象;第三,由于在沉樁的過程進行時,如果樁身彎曲過大也會造成樁斷裂的情形。樁身彎曲可能由于質量不好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碰到堅硬的障礙物引起,當然還可能是因為錘擊地面時產生彎曲的現象從而引起斷裂。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時,要保證樁身耐錘擊,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1.4 對于出現樁接頭發生分立現象的分析
由于樁身的設計比較長,還有因為某些工藝原因需要分段沉入的,在焊接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會因為焊接時連接件質量不好造成連接斷離現象發生,施工的質量差,尺寸與之前設定的數值完全不符等。
2 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時施工要注意的問題
2.1 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順序
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順序主要為基礎工程-(測量放線-土方開挖-基礎墊層-鋼筋安裝-模板安裝-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主體施工-屋面防水工程序。在一項工程中,順序的合理安排對工程的影響是巨大的,安排好了會減少工程啟用的時間降低施工的難度,減少預見很多不必要問題的可能。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施工開始前,對工地進行良好準確的勘察和預測,認真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順序。比如說:在施工時,應在其外圍安裝樁孔,這部分工作結束后,可以先留存一些不澆筑混凝土的樁身,把這部門樁孔作為一個排水的渠道,可以便于其它澆筑了混凝土樁孔的排水工作,保證施工的速度和質量。
2.2 在樁基施工對其技術細節的分析
2.2.1 在進行樁基施工時,要注意對混凝土強度的監測,看樁身內部實際的混凝土強度是不是與之前設定好的相符,將樁靜置,對其進行蒸汽養護,然后就可以開始施工了,施工需要用經緯儀進行嚴格的測量工作,保證誤差控制在百分之零點五之內,如果出現的誤差比較大,則要棄用,否則會造成樁身斷裂情況。
2.2.2 在操作施工的過程中,進行接樁運行時,一般要在離樁身不到一米左右的時候進行焊接銜接,在對其進行清理后,要進行定位板固定,接著再將上段的樁吊放在下段樁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將上下段的樁接直。
2.2.3 在樁帽和送樁器的選擇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強度和剛度等的選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樁帽和送樁器的下端應該采用開孔的方式來加強樁內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盡量使得每次沉樁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中間出現的短暫性停歇。
3 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
3.1 補沉法
預制樁入土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將樁上抬時,均可采用此法
3.2、補樁法 可采用下述兩種的任一種:
(1)樁基承臺前補樁當樁距較小時,可采用先鉆孔,后植樁,再沉樁的方法。
(2)樁基承臺或地下室完成再補靜壓樁。此法的優點是可以利用承臺或地下室結構承受靜壓樁反力,設施簡單,不延長工期。
3.3 糾偏法
樁身傾斜,但未斷裂,且樁長較短,或因基坑開挖造成樁身傾斜,而未斷裂,可采用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糾偏復位法處理。
3.4 擴大承臺法
(1)樁位偏差大 原設汁的承臺平面尺寸滿足不了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可用擴大承合法處理。
(2)考慮樁土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要擴大承臺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承擔上部結構荷載。
(3)樁基礎質量不均勻,防止獨立承臺出現不均勻沉降,或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獨立的承臺連成整塊,提高基礎整體性,或設抗震地梁。
3.5 復合地基法
(1)承臺下做換土地基。在樁基承臺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換成砂石填層分層夯填,然后在人工地基和樁基上施工承臺。
(2)樁間增設水泥土樁。當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采用在樁間土中干噴水泥形成的方法,形成復合地基基礎。
3.6 修改樁型或沉樁參數
(1)對樁的位置進行改正。
(2)對樁的形狀進行改正。如預制方樁改為預應力管樁等。
(3)對樁入土的形狀進行改變。例如預制樁過程中遇到較厚的密實粉砂或粉土層,出現樁下沉困難,甚至發生斷樁事故,此時可整理采用縮短樁長,增加樁數量,取密實的粉砂層作為持力層。
4 結語
通過上述情況所知,樁基工程對建筑工程是有著重要影響的,所以如何做好樁基工程的工作成為對建筑工程建造好壞的重要事情之一。所以,加強對施工效率的改進,保證樁基工程質量才是建造好建筑工程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陳德明,李峰.淺析房屋建筑施工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J].科技信息,2011(25).
[2]王現鋒.淺議建筑節能施工監督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6)
[3]徐良.淺析建筑施工質量控制[J].價值工程,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