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數量非常多,其中渠道等項目占據的比例就很大,其性能是否良好,對于整個灌溉活動來講意義重大。文章重點的分析了山區出現渠道滑坡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應對方法。
關鍵詞:渠道;滑坡;成因;處理
我們都知道,水利項目是國家開展農業建設的前提,而渠道本身在水利項目中占據的位置又是非常的關鍵。這些項目運作的優劣,對于整個水利發展來講意義重大。在我國的山地地區,由于其地勢不是很平坦,常常會存在較大的坡度,而且其線路非常長,并且不集中,因此滑坡是非常關鍵的危害現象。所以,分析其形成要素對于開展農業建設來講非常關鍵。
1 導致滑坡的具體要素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動條件的斜坡在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不過對于一項滑坡來說,通常會有一到兩項的要素對其產生意義,將這些關鍵意義的項目叫做關鍵因子,在應對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尋找關鍵內容,同時分析其形成要素以及變動現象,而且要結合關鍵項目方法來對其積極的應對以此來確保其穩固,而對于常見的要素,我們此時不需要如此的繁瑣,只需要按照常見的方法來開展全面的應對就可以,如地下水作用引起地下截排水工程為主,因削弱坡體支撐力引起者則以恢復和加強支擋工程為主。常見的要素有如下的一些內容:
1.1 因為其通行的地區的地質條件或者是土壤的性能不高,像是常見的軟弱土等,就容易出現滑坡現象。
1.2 改變滑帶土的性狀減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滲、地下水位變化、灌溉用水下滲、潛蝕和溶蝕作用等降低滑帶土強度的因素。
1.3 既增加下滑力又減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帶土結構破壞的因素。
1.4 建設措施不合理,使得滑動力變嚴重,進而就會導致這些不利現行,又或者是使用的爆破不合理。
1.5 以前的土和現在的之間沒有有效地融合,導致現象發生。
1.6 改變坡體的應力狀態,增大坡腳應力和滑帶土的剪應力 的因素,如渠道坡腳人為大量挖土或水流沖刷淘空,導致滑坡等等。
2 針對不利現象開展的應對方法
在開展應對活動的時候,第一要分析的就是勘察其地形特征,分析出問題發生的具體要素,分析其牢固性特征。分析其建設方法,依據具體情況展開細致的分析,進而尋求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治理的時候要確保時間跟得上,要一次性治理好,以防止以后再次發生。
通過分析總結,我們在應對的時候常常按照如下的一些措施來進行。
2.1排水導滲
將表層的水分去除,該項活動是最先進行的事項,要結合實際狀態開展應對工作。
2.1.1 清除表層水分
對于問題區域之外的水分要通過攔截方法進行。應該明確截水設施的尺寸等要素,確保區域之外的水分不會流入其中。對于領域之中的水分,要將防滲當成是關鍵。第一應該將范圍之中的各項縫隙認真的處理,填實,以此來確保表層的水分不會繼續的入侵,進而結合區域中的各項排水設施,將水分及時的排除。
2.1.2 地下導滲
為了防止滑坡范圍以外的地下水滲入滑坡體內,常用設置截水盲溝,將地下水導出滑坡體外。對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種形式的導滲溝,或采用干砌石護坡,水泥砂漿勾縫,底層設導濾層或排水管。
2.1.3 防止水下滲
對滑坡體大,又是深層的,無法治理,建筑物無法避開滑坡體,就采用減少地表水及杜絕渠道下滲水入滲,采用滑體上設排水溝,渠道水用鋼管過渡。
2.2 削坡減載
對推移式淺層滑坡,則采取“削坡減載”的方法。減小引起滑坡的滑動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一般采用削緩邊坡,當渠道外滑坡時,還可將上部削下土體反壓在坡腳,從而達到穩定的滑坡的目的。
2.3 支擋
在渠道已經塌方或將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單純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則可根據具體條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支擋護坡措施。如加固坡腳砌擋墻,干砌護坡等,如渠道經過小溪岸坡,坡腳受洪水沖刷,可采用加固坡腳、漿砌石擋土墻,防止沖刷淘空;對渠道上側滑坡可采用削坡減載重力式擋墻支擋的辦法處理。另外當渠床為基巖時,可采用拱式或連拱式擋墻處理滑坡,等等。
2.4 暗涵
由地上轉為地下。當地質條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過覆蓋很厚土質層,岸坡難于穩定而出現嚴重滑坡時,從外面治理難度大的,應盡量避開滑體或轉入地下,可考慮將原有明渠段改為暗涵或埋管形式較為安全可靠,同時可減少工程量。
2.5 渡槽
山區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開渠,往往容易產生山巖崩塌。因限于地形條件,要維護渠道穩定十分困難,可采取改建渡槽輸水。
上述是山區渠道滑坡常用處理措施,滑坡處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單獨或綜合采用。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施工簡單,徹底整治。
3 防止出現不利現象
3.1 該項活動要從最基礎的設計時候開始,要分清所在區域的地質特征等,要盡量的遠離地質惡劣的區域,假如不得已必須要在這些地方開展工作的話,就要結合必要的建設方法來積極地應對。分析好渠道構造特征,以此來保證其安穩有效。
3.2 在建設時期,要在挖設平臺之后,進行抽溝活動,具體的尺寸等信息要結合挖設之后的具體信息來明確,如果坡度太大的話要認真地應對,以此來保證其安穩有效。對于建設時候易于出現問題的區域要積極地處理,以此來降低損失的發生幾率。
3.3 平時的維護管控活動中,要認真的掌控好其水位特征,認真的開展巡檢工作,分析設施等的運作特征,要積極的處理其中的雜物,如果存在部分滲水現象首先要查明它的具體構成要素,然后處理通道,認真開展防滲工作。針對縫隙,要分析其具體的種類之后,然后開展應對工作。對于那些并不是很深的出現在表面上的縫隙通常是按照回填措施來應對,而相對應的對于尺寸比較大的里面的縫隙常常按照灌漿措施來處理。
4 結論
在應對上述的滑坡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是按照單一的方式進行,很多時候是將多項要素綜合到一起來開展分析調查。特別是排水方法,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問題,都要認真的進行排水活動,水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活動區域,使得它發生軟化現象,同時還會使得問題更加的嚴重,因此,我們發現很多問題通常是存在于夏季降水較多的情況下,要認真的開展巡檢工作,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美]R.L.舒斯特 R.J.克利澤克.《滑坡的分析與防治》.1958年.
[2](日)矢野義男等著;周順行,李良義譯《泥石流滑坡陡坡崩坍防治工程手冊》河海大學出版社,1994.
[3]鄭穎人等編著. 《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