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金工實訓學生在基本技能的練習時間短,加上內容枯燥,影響實訓的整體效果。本文總結分析了金工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提高金工實訓教學質量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金工實訓;學生社團;技能比賽
金工實訓是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掌握專業操作技能,消化吸收課堂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提前了解社會、企業和本專業崗位工作情況的最佳途徑與平臺,在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設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教學質量高低、優劣,作用不言而喻,特別是在當今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適應社會企業需求方面,更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目前金工實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經過我院幾年金工實訓教學的實踐,我們感覺目前在金工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有待改變與完善。
1.1 金工實訓課時偏少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的金工實訓課是在前兩年內完成的(第三年可以下場實踐參加工作),所以金工實訓課時(按專業涉及不同工種)在學校內全部課程計劃總學時中一般占20%左右(其它基礎課、專業理論課等占80%左右)。這對于培養專業技能熟練,適應社會企業需求,適應當今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的局面來講,差距還是相當大的。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這一矛盾,因為課時總數是定量,其它課程也不得舍棄。
1.2 實訓教學設施存在閑置
每學期,由于存在著專業、班級、課程銜接,統籌計劃安排等原因(包括生源等),有些實訓室課時安排不滿、使設施閑置(個別實訓、實驗室利用率較低),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含師資)。
1.3 學生潛在的學習愿望不能滿足
金工實訓課程大部分是動手動腦,操作機械設備或使用工具鍛煉專業技能的課程,深受學生們喜愛。特別是剛進校的大一學生,他們胸懷夢想,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新鮮感、求知欲,希望進入其中,探求它的奧秘。但只有按學校教學計劃安排才能實現。失去了最佳的入學全面教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打好專業基礎的契機。
2 我們找到了一種改善以上問題的好方法
為了改變以上這些現象,我們學習借鑒了一些其他院校的教改經驗,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與學生社團-機械協會合作,利用課余時間,共同開展課外金工實訓活動,就是我們進行教改的措施之一。
學生社團是高等院校在黨政領導下,學生自發成立的群眾組織,他們以共同的興趣、愛好與志向為基礎,訂立章程、制度開展活動。這是一種在高等院校正常教學秩序外,充分利用院校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們自主、自立、自覺學習,挖掘自身潛能,全面提升專業綜合素質的好形式。
我院機械協會是人數最多,管理較正規社團之一,曾獲得市級優秀社團稱號。幾年來在院系領導和社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開展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影響,并為以后開展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新生入校后,我們組織新會員參觀學院各種教學設施;組織一些專題講座;按照專業、興趣分成不同小組到相關實訓室(車間),開展一些基礎性動手操作訓練等活動(機械制造加工方面:包括鉗工、普車、銑刨、數控、機械制圖CAD等),我們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一些國內外科技影視片,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豐富了課余文化生活,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為三年的大學生活開了一個好頭。同時也使院校實訓教學設施資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
為了檢驗學生們開展活動專業技能訓練的成果,激勵學生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每年都要組織舉辦不同形式的競賽活動。如:鉗工技能大賽、數控技能大賽、CAD機械制圖大賽等。比賽內容的設置,以專業基本功為主,另外設置一些具有難度和挑戰性的項目,體現競爭殘酷性。為了增加趣味性、觀賞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在有的賽制中,我們還增加了團體賽、師生賽等項目。通過比賽展示學生們的活動收獲與成果,表彰獲獎能手,為學生們樹立學習榜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通過組織學生們開展活動,密切了師生關系。特別是對一些青年教師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提高的機會。包括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專業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技能水平;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等方面。
3 幾點收獲與體會
幾年來的實踐,我們體會:這是一個院校、師生共贏,共同成長進步的好形式,值得大力組織與推廣。我們在取得了一些成績的同時,也感到有一些需改進與完善的地方,要想把這種做法堅持下來,鞏固住、開展好,關鍵有以下幾點:
3.1 院校各級相關黨、政領導的重視。包括指導布置工作;檢查督導;提供資金支持等。這是我們開展活動的組織保證與動力來源。
3.2 輔導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因為社團工作的開展,要占用大量的業余時間和精力),當好參謀與專業技術指導。
3.3 注重社團干部的選拔與培養。如果沒有一個組織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的社團干部隊伍,社團工作很難開展。注意堅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搞好新老交班。
3.4 每學期初,要結合協會活動情況與院校實訓教學計劃安排,制定詳細可行的工作計劃,做到心中有數,落實到人,確保各項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3.5 通過我們實踐,大一新生,第一年工作好組織,活動好開展,到了大二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活動很難堅持,所以我們活動的實訓技能水平,總在低檔次徘徊。這是我們今后動腦思考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當今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社會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從事高職教育的工作人員,我們深感肩頭責任重大,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學習,更新理念,在金工實訓教學實踐中,為培養高素質合格建設人才,探索出最佳途徑來。
參考文獻
[1]楊安定,李明山,雷運清.我校金工實習教學的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5).
[2]周海寶.金工實習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5(9).
[3]朱從容.金工實習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
[4]潘玉安.淺談工科院校機類學生的金工實習[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