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監管已成為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會計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保障會計信息質量,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應科學界定各監管主體之間的權責;發展和完善注冊會計審計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會計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效率。
關鍵詞:會計監管;主要問題;措施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個企業間的競爭加劇,為了維持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需要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有利的監管。經過授權的工作人員或者相關機構根據法定的制度標準,對于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以保證市場秩序的正常穩定,促進企業間的合理競爭,促進經濟活動的良性發展。
1 我國會計監管的主要問題
1.1 會計機構監管職能弱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成立,那么在這些企業中,由于部分企業的規模較小,所以企業的領導者就擔任了會計工作的監管者。在會計工作中,為了企業的經濟利益,需要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壞,就會屈從領導的安排,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制止,所以監管機構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1.2 社會監督不力
我國現階段對于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體系主要有三部分構成,企業內部監督,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而在社會監督方面主要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由于受到社會經濟體制的影響,現有的事務所由于經濟發展的困難,有些單位會受到雇傭企業的利益誘惑,從而制造虛假賬目。并且現代的事務所在組織結構和人員素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說社會監督力度不夠,無法正常發揮水平。
1.3 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在進行會計部門的設置時,應該相應的設置審計監察機構,對會計工作進行牽制,進行有利的內部控制。但是在實際中,很多的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的規章制度沒有健全,甚至有的單位對于會計工作沒有審計人員和機構的設置,更沒有對會計行為的監督,為會計工作的虛假行為提供了機會。有些企業的會計人員為了自己得到私利,收取回扣,在核算入賬的時候,對于不符合程序的發票一律入賬,允許白條的出現,完全不顧自己的原則,在經濟利益面前不顧自己的職業道德。有些單位的會計身不由己,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職位,只能按照領導的旨意辦事,制造虛假會計信息,偷稅漏稅現象屢有發生。這些現象都嚴重的影響了會計秩序,影響到會計功能的實現。
1.4 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淡薄
多數人的意識中只有《刑法》才是法,而對《會計法》并不以為然。這造成財會人員有意或無意的違法。如有些會計怕得罪領導,對單位負責人的報支發票不認真審核,對某些不正當支出不敢拒絕和糾正;會計不認真履行職責,對大額資金流向跟蹤監督不力,給某些犯罪活動留下可乘之機;會計心存私欲,與單位負責人\"同流合污\"。有些會計對單位負責人的違法亂紀行為不但不加制止,反而與其互相串通,弄虛作假,共同侵害國家集體利益。
2 強化會計監管應對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會計監管越來越重要。強化會計監管并完善其體系,應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強法制建設,強化會計監管的法律責任,加大違法處罰力度
首先應該完善會計工作的法律規章制度,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在企業內部對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制定健全的法律機制。我國現階段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多數是因為法律懲罰力度不夠,個人所承擔的后果沒有受到的誘惑大,所以在面對利益誘惑而又不會承擔法律責任的情況下,致使會計工作嚴重違法違規。對于會計工作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應該給予相應的經濟制裁,如果是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應該吊銷其營業執照,此后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對于嚴重的違法現象,要進行拘留或者是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執行,只有加大法律的監督執法力度,才能夠對于違法違規現象進行遏制,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
2.2 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會計人員肩負著為政府機關、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和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的使命,他們的素質、水平、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其會計職能的發揮和會計工作的質量。所以應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提高整體的監管水平。如建立可靠的內部憑證制度和賬簿制度,建立科學的預算制度和定期盤點制度,建立嚴格的內部稽核制度等,以充分發揮內部監管的控制作用,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后,實行網絡化管理來加強會計監督管理。一方面,可以采用網絡財務軟件在互聯網上建立企業集團內部統一的會計信息系統,對分支機構的會計行為和會計信息進行統一的管理,有效地實施會計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財務管理系統為核心的信息系統,提高企業業務處理的自動化程度,杜絕業務流程中的人為因素,保證會計系統按業務實際情況真實完整地進行記錄、核算和反映。
2.3 強化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會計從業人員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和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有關單位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業務水平較低等個人因素有關,同時也與會計管理工作不到位,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有著密切的關系,致使制度落實方面、監督方面等存在薄弱環節。要進一步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充分發揮其在預防貪污賄賂犯罪中的效能作用。要根據會計工作暴露出的問題,對會計工作進行專項整治,進一步凈化會計工作環境,規范會計行為和工作秩序。實現行政執法與常規管理的分離,更有效地推進會計監督工作。認真落實公開制度,增強會計工作透明度。各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財務報表定期在本單位公布,重大非生產性支出及時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以民主監督促進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3 結束語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活動能夠合法合理有序的進行,必須對其實行會計監管工作,會計監管也是會計工作的一部分,能夠保證會計工作的有效完成,使會計制度不斷的完善。在會計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并且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適時的變化,那么監管工作就需要對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有利的平衡,協調。在會計工作中,對其進行有利的監管,保證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也保證了企業的經濟發展,促進我國的經濟體制向著更加健全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曉明.建立會計信息虛假民事賠償保障制度[J].當代財經,2004,8.
[2]彭家生.會計監管的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分析[J].財務與會計,2002,11.
[3]劉玉廷,關于新形勢下深化會計改革和強化會計監管等若干問題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