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企業是國有企業,在職和內退員工大約有500多人,但由于歷史的原因,企業實行了轉制出租,以致企業必須進行人員的分流,一方面,失去了經營主體的員工,沒有了原來的工作崗位,面對新崗位的時候,不能夠勝任新的工作,從而出現了畏難的心理和抵觸的情緒,另一方面是與原企業單位共榮共辱的員工,將大半的青春奉獻給企業,而企業的轉制使他們失去原有的崗位,心理方面肯定會出現低落的情緒,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秩序。因此,國有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可以滿足員工心理上的需求,促進員工努力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加有力的人力資源。
關鍵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
1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作用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早在黨十七大報告中已經明確地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關于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有利于工作選擇的創新突破
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為主,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針對員工的思想狀況問題,為員工思想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講究實效并結合實際創新,旨在解決企業員工的實際問題。據筆者調查,企業員工大多數都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持有肯定態度。但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性分析、言傳身教和道德灌輸等方法,不能夠完全適應新時期的員工精神需求,我們需要為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標準,提供員工思想溝通的渠道,真正體現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目的。
1.2 有利于應對改革發展的新挑戰
本企業在2006年轉制出租以后,經過多年的改革調整,在勞動用工制度、薪酬分配格局和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給員工心理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另外,國有企業的改革需要不斷深入發展,企業內外部利益調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各類由不穩定因素構成的矛盾,使得改革面臨各種壓力,由此企業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國有企業只有要求各級組織充分發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通過密切關注員工需求,才能夠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思想教育優勢,促使企業改革的順利進展。
1.3 有利于企業建立和諧人際關系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運用其理論和方法,遵循員工心理特點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消除員工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和焦慮、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狀態,從而改善員工的行為,這是員工處理人際關系和促進人格成熟的有效方式。員工只有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壓力,處理生活和工作的適應性問題,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夠促進員工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達到人際關系和諧的目的。
1.4 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生機活力的體現
雖然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文明建設、文化提升、和諧構建和素質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新形勢的影響,國有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尤其是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方法,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員工的需求。我們只有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貼近員工的心理強調“以人為本”,滿足員工內心深處的心理需求,才能夠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更上一層樓,體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活力。
2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實踐體會
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出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一方面是關心、理解和尊重員工的獨特個性和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是統一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根據相關的工作實踐,對如何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作出以下的體會描述:
2.1 樹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理念
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強調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采用了強制手段,因為忽略了員工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個體需求,致使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不得要領:
2.1.1 提倡引導教育模式
每個人都有多層次和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國有企業的員工要自我發展,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思想教育工作方面要倡導引導教育模式,樹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理念,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更加貼近員工的心理,讓企業贏得員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2.1.2 加強心理的健康教育
據調查,國有企業員工存在心理障礙者大約有17-25%左右,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國有企業應該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遵循每個人的心理跡象,開展各種內容和形式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樹立其競爭和發展的正確理念意識,引導員工將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號召和部署中來,從而促進國有企業思想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2 營造思想文化和諧氛圍
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圍,是員工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正確引導的基礎,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近期國有企業開始致力于企業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市場經濟發展體系作為文化建設的主線,以企業的前景引領員工提高奮斗激情,干部則以身作則,提升團隊凝聚力,企業通過提供崗位晉升條件,激勵人才提高企業貢獻值。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是“人”,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則是思想政治文化氛圍營造的重要內容:一是設定企業的發展前景,引領廣大干部和員工形成對工作的新期待;二是干部以身作則,提高凝聚力,以身先士卒的精神帶領廣大員工工作;三是創設崗位提升機制,促使員工自覺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計劃,分析企業的發展空間和方向,作為崗位工作和業績的激勵。
2.3 分析員工思想需求動態
2.3.1 結合員工的需求,每個季度編制員工思想動態分析報告,對員工關注問題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
2.3.2 建立和完善員工思想動態分析機制,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提供基礎條件,也可以使得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
2.3.3 每年選擇一個重點的部門,進行集中地調研,通過隊伍情況的深入了解,掌握員工的需求,同時借鑒經濟工作中考評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一方面了解員工思想動態,另一方面是尋求工作改進和問題解決的突破點。
2.4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2.4.1 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作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的框架。一是要創新政治教育宣傳、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等載體,二是進行資源整合,從心理咨詢知識培訓的角度優化員工隊伍,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滲透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管理機制。
2.4.2 企業員工思想波動機制的建立完善,將員工思想動態分析、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等,通過內部信息平臺和定向訪談等途徑,針對性地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建立員工情緒交流的渠道。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工作的新理念,也是工作即將面臨的新課題。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涉及新的理念,因此在實踐過程中的探索和完善,我們才能在以人為本的理論指導下,關愛員工,致力于企業未來全面發展,促使人與企業的同謀發展,也能夠使得單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春曉.現代企業必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現代企業研究,2011年05期.
[2]劉丹鳳等.服務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的辯證思考[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