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先生42歲,是某金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年薪18萬元,基本保險齊全;太太39歲,在一家國有企業做白領,年薪10萬元,有基本的社會保險與醫療保險。一對雙胞胎小朋友2歲。由于孩子年齡較小,夫妻商議后覺得太太提前退休回家帶孩子比較合適。目前,家里有基金(主要是股票型基金)30萬元,股票55萬元,銀行存款10萬元。張先生想在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讓張太太提前退休,退休后又該如何理財?
案例分析
張先生現有的流動資產情況:95萬元的流動資產,銀行存款10萬元,占比10%,基金30萬元,占比32%,股票55萬元,占比58%。如果張太太選擇提前退休,則家庭流動資產總額×預期投資回報率必須大于等于張太太的收入10萬元,即保證退休后每年依然有10萬元投資收入。那么,退休所需流動資金=退休時的家庭流動資產總額= 100000÷預期投資回報率。預期投資回報率是多少才合理呢?流動資產可按2:6:2的比例分別投資于保守、穩健與進取型理財產品。其中對于穩健型理財產品,建議購買基金組合,而不要冒險只買股票型基金,在目前的大市下,基金組合的長線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6%。進取產品可以依然購買股票,但以藍籌股為主,長線來看可以獲得9%的投資回報率。對于保守理財產品,目前可購買看漲的黃金與少量銀行理財產品,綜合獲得4%的投資回報率并不成問題。
則綜合投資收益率為:9%×20%+6%×60%+4%×20%=6.2%。
若按照6.2%的收益率投資,則退休所需籌集資金=100000÷6.2%=1612903元。投資建議
建議一:調整資產投資比例
建議以1比4比5的比例投資保守、穩健與進取理財產品,其中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建議購買基金組合,獲得6%的
年投資收益率,股票方面,建議購買藍籌股,中長線投資為準,獲得每年9% 的投資收益率。則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0%×4%+40%×6%+50%×9%=7.3%
在張太太繼續工作的情況下,家庭年收入28萬元,年消費可控制在8萬元上下,年度節余則有20萬元。可按照3比1的比例購買基金定投產品與分紅類保險,其中的基金定投可獲6%上下的投資收益率,分紅類保險則可獲得4%上下的投資收益率,綜合收益率為75%×6%+25%×4%=5.5%。其中的分紅保險可以選擇與張先生醫療人身保險相關的品種。
在此建議下,張先生家(如表一)繼續工作3年后,家庭流動資產可超過161萬元,張太太可選擇提前退休。
建議二:投資小套房產
張太太也可購買一套70平方米上下的住宅。每年可得租金收入40000元。這樣95 每年資金缺口由10萬元減少至6萬元。
根據退休所需籌集資金=60000 ÷預期回報率的公式,退休所需籌集資金
(X)=60000÷6.2%=967741元。其每年收益為967741×6.2%=60000元,就可以彌補了資金缺口。
建議將年度節余按5比4比1的比例投資股票、基金與保守理財產品,獲7.3%的投資收益率。其中保守理財產品換為分紅
型保險。如表二所示,張先生家的年度節余按7.3%收益率投資,再加上每年固定房租40000元,則在4年后,2012年可積累超過97萬元,實現提前退休的目標。
兩種建議對比
與建議一相比較,用流動資產和年度節余買房,使得金融資產投資金融的份額下降,降低了投資風險,但積累速度變慢。鑒于現有95萬元流動資產距離161萬元目標的距離不遠,且在夫妻雙方均工作的過程中,年度積累較多,建議一的可行性更強,可作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