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價這么高,利率卻很低,如今把錢存在銀行等于變相貶值,而把一部分錢拿出來投資,提高資金收益率,才是正道”,這是目前大多數人的心態。
的確在這種形勢下,民眾對資產增值保值的愿望,促使其將儲蓄轉向收益率更高的投資領域。許多住戶存款開始流向銀行理財產品、民間借貸以及樓市等熱門領域。于是轟轟烈烈的“借貸大片”開始頻繁
40上演,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是銀行還是擔保公司,都在盡情地享受著其中的狂歡。
放貸現象頻頻顯現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放貸”已不是銀行的專利了。在上市公司中,做這種生意的越來越多。而他們的放貸資金不僅越玩越大,而且放貸的方法也呈現出委托貸款、信托理財等多樣化品種。究其緣由,還是利益的促使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不僅是企業,民間借貸也已從兩年前的江浙沿海擴展到陜西、內蒙等內陸地區,從制造業領域擴展至商貿流通甚至普通家庭。部分企業資金溢出,也不再從事實體經濟,以放高利貸獲取高額利潤。
江蘇外貿企業主徐洋從開始參與民間借貸,到現在為止大概有三四年了。迄今為止,他放出去的資金余額已經有 4億到 5億元,而他所在的招商市場中一家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的貸款余額只有數千萬而已。
徐洋一般只放短期貸款,最長不超過半年,一般一個月。而且只在老鄉的圈子里放貸款,因為這樣讓他更加安心,畢竟離得近,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他的房貸月利息高達 20%到30%,如果按天算,日息最高可達 1%。如此高的利息的確令人垂涎三尺,瞠目結舌。也就難怪有關業內人士調侃說:“炒什么股啊,放高利貸就行了,現在擔保公司和典當行最吃香,有抵押有擔保,煞具誘惑啊!”
在國民經濟正常增長、正常稅收、經濟沒減速、勞動者收入沒減少的情況下,銀行存款卻大幅下降,存款不在銀行,那只能說明其大量的存款跑到銀行體系外去了。據調查統計,僅溫州就有 89%的家庭個人和 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可見其影響有多巨大。那么多的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肯定是覺得可以從中大撈幾筆,畢竟高利貸的利息高,甚至都比銀行利率高出好幾倍,其誘惑力是可想而知的。
目前,也有銀行內部人士自己也開擔保公司,用假實業方式把錢貸出來,再翻倍貸出去。有的官員也開始參與其中,武漢市副市長袁善臘就曾被舉報放高利貸;甚至有些慈善機構也不甘落后,亦將籌集到的善款用于放貸,收取高額利息。
盲目借貸苦不堪言
“叔叔要搞工程,讓爸爸給他借 10萬元。農村出生的爸爸,哪里來的那么多錢。叔叔跟爸爸說,實在沒有就去借高利貸。不懂世道的爸爸,還真就去借了高利貸,”劉亮回顧過去憤恨地說道:“ 10萬元,要 4萬的利息,而且期限一個月內還。當時叔叔答應爸爸,說不用一個月就會還給你。兄弟情深,爸爸就相信叔叔了。可是,一個月過去好久,叔叔的錢始終是沒著落。打電話問,不是說正在想辦法,就說爸爸瞎操心。但是日復一日,還是沒影,爸爸也因擔心而病倒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爸爸的錢,該怎么還。馬上就是最后的期限了。 14萬,對于普通老百姓的爸爸來說,要掙多久才會有這么多錢。叔叔這邊今天說明天,明天說后天的,壓根指望不上。看著爸爸憔悴的臉,真是欲哭無淚呀!”
劉亮淚眼婆娑說道:“現在的放貸人一般都是有背景的,到期還不上款輕則挨頓打,重則缺胳膊少腿的現象都有可能啊。”
現實中,如劉亮父親般的人已不罕見。由于法律意識薄弱,對高利貸的認識也不夠,在不經意間便陷入漩渦而無法自拔。現在,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手中的閑錢也逐漸增多。為了使多出的閑錢能進一步獲利,又避免因非法設立金融機構、非法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以及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而受到打擊處理,放高利貸者就在自己親友中以借的形式心照不宣地籌集資金,然后再以高出幾倍的利息轉借出去,從中賺取高額差價,這也是民間借貸現象層出不窮的根源。
擔保公司亦在其中
近年來,為解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額貸款公司或擔保公司,擔保機構相繼成立,這的確初步解決了部分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貸款抵押擔保難問題,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但此類借貸因法律方面對其借貸利息沒有限額規定,且其款項一部分也是從銀行貸款,然后再高利轉借出去,在不加強立法監督的情況下,極易高利轉貸犯罪合法化,一些擔保人也極容易成為受害人,替罪羔羊。
楊然就是以擔保人的身份被圈其中,這是最悲催的。事情的經過是,一個法院人放貸,楊然自己打條子給這個法院的人,借貸人又打條子給楊然。開始時借貸人每月都會及時按 3分利息付給法院人,但是近期由于做生意破產了,便沒有及時履約。現在法院人逼楊然還款,并已經凍結其工資帳戶及每個月的房屋按揭還款帳戶,讓其搬離唯一的住所,還規定一個月不還清本金就拘留其人,并說拘留后送看守所。楊然作為一名女性,身體也一直不好,好幾次都差點為此事尋短見,苦不堪言啊!這完全歸結于當初自己想太少,沒考慮清楚啊。
隨著民間借貸市場的發展,許多汽車租賃行業的業主也將目標也轉向了高利放貸行業,他們用銀行貸款或從親戚朋友中低息籌集到一定數量的資金,在許多房地產開發商或中小企業急需用錢又無處可借時,便將正在建筑的樓房或以經營的實物資產等做質押,得到急需的短期借款。這種借款方式手續簡單,便于操作,但付出的代價也較同期銀行利率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