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形象通常是通過音樂、舞蹈動作共同作用而成.音樂主要是通過樂音的時間流動而創造一種審美的意境,表達的是人內心的一種感情和生活;而舞蹈則主要是以節奏性的動作展現人的內心思想感情以及某種社會藝術。對于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而言,音樂理論與技能均是不可或缺的素養。
對于舞蹈專業的學生而言,良好的身體條件和高超的舞蹈技巧很重要,但同時還要注意培養音樂素質,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一、當前高校舞蹈專業 學生普遍存在的音樂素質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舞蹈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音樂節奏敏感度不夠,對音樂的節奏把握不夠準確,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著脫離音樂而盲目追求舞蹈動作等現象,這就導致音樂伴奏教師和舞蹈專業的學生之間存在著隔閡。在這種條件下,舞蹈專業的學生若不能及時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則可能會對日后的舞蹈表演產生嚴重的影響。
全國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中表演者對命題即興表演的場景,讓業內音樂教師和評委們難以忘懷。群舞表演一等獎的獲得者是北京政治部戰士歌舞團集體舞《畢業歌》中的女演員,她跳的是一只貪玩的小貓,獲得了綜合素質評委的好評,此舞的表演者在舞蹈動作與音樂律動之間表現得十分融洽。獲得民間舞蹈表演一等獎《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的表演者玉米提,在舞蹈與個人技能技巧的展示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在命題即興表演中卻并不盡如人意,在表演《凱旋歸來的將軍》一題時,因他對音樂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而在塑造將軍形象時沒有成功,沒有表現出那種凱旋的氣勢。
二、培養和提高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策略
通過以上對當前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問題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有效提高和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學生音樂理論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
在此過程中,首先應當加強對學生音程與和弦的教育教學,音程、和弦的不同,主要是因為音距存在著一定的不同,當音距差別太大時,音響效果、色彩等也就出現了一定的差異性。對于音樂曲調而言,當某種音程、和弦占主要地位時,所描繪的音樂形象與要表達的情感就會有效地呈現出來。比如,大三度音程色彩就比較明亮,據此音樂所編配的舞蹈動作表現出一種舒展和明朗的外在形象。而小三度的音程色彩則相對比較暗淡和朦朧,舞蹈動作必然以柔美和優雅為主。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應當通過音程與和弦樂理的學習,全面掌握不同音色的性質及其實際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以舞蹈的形式來塑造生動的藝術形象。其次要注意節拍和節奏。音樂特點的形成取決于節拍、節奏,它們不僅是音樂的骨架,還是舞蹈的實質。不同拍子所體現出來的音樂風格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比如二拍子音樂所體現的緊張度比較強、敘述性強,表達直接干脆,而且其速度也比較快,顯得非常的靈巧和激進。節奏的快慢關系著音樂的風格形成,特殊節奏因其韻律特點的影響,形成的音樂也極富特色。因此,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應當熟練掌握不同節拍、節奏的特點,把握住不同節奏節拍的風格表現形式,從而有效地表現出音樂自身的情緒與情感,不斷增強舞蹈的音樂魅力與表現力。
(二)加強視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對不同音樂的鑒賞能力
音樂賞析是音樂鑒賞的過程,同時也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飛躍過程。音樂賞析既受音樂藝術作品形象和內容的制約,又受賞析人自己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的影響。舞蹈專業學生的音樂賞析不同于一般音樂賞析,可作為學生視聽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視聽素材的選擇上,應注意選擇舞蹈音樂進行視聽和賞析教學,如國內外舞劇中的經典音樂片等。這些舞蹈音樂具有突出的個性和鮮明的形象,學生容易準確地概括并深刻地展現音樂的情緒特點及其變化特征。學生如果能準確試唱出舞蹈音樂曲調,把握曲調風格,就能更好更準確地運用舞蹈肢體語言與感覺來塑造藝術形象。如《紅色娘子軍》,視聽賞析可以幫助學生對其背景、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依據人物形象體會旋律和音調風格,將音樂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加強對樂感的體驗,不斷提高肢體動作的音樂感染力
樂感是指人對音樂的主觀感知和對音樂藝術美的反應能力,但對于舞蹈專業人員來說,僅對音樂的音準調式、調性旋律、音質節奏進行主觀感知是不夠的,還應提高對音樂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領悟的肢體表達能力,表現肢體的音樂感覺。另外,需加強即興伴奏的訓練。鋼琴即興伴奏是指臨時根據主旋律配以豐富的和聲和音型,邊創作邊用鋼琴伴奏。鋼琴即興伴奏不一定需要高難度的鋼琴技術。舞蹈基訓課堂大多是單一動作的反復練習,課堂上鋼琴伴奏曲目結構小而有規律,很適合進行即興伴奏。即興伴奏能最大限度地加強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音型的了解。比如,柱式和弦式伴奏音型音響飽滿、節奏感強勁;全分解伴奏音型音響清晰、流暢連貫、柔美抒情;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既具有單音的清新,又具有雙音的飽滿,還有歡快跳躍、熱情活潑的音樂形象等。比如,節奏比較整齊、強弱拍分明的2/4拍的曲子,很好地對應舞蹈中的擦地、踢腿、中跳、大跳等動作;4/4拍的則較多地對應舒緩、延伸、歌唱性較強的動作以及用來做腰、單腿蹲、控制;波爾卡風格鋼琴曲目適用于小跳動;華爾茲風格鋼琴曲目適用于中跳、大跳動作;圓舞曲或進行曲風格鋼琴曲目適用于踢腿動作。
三、結語
舞蹈與音樂之間通過節奏結合,音樂配合舞蹈來表達情緒、烘托氣氛,然后塑造具體形象。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應當轉變傳統的以技術為重,把重點轉向提高舞蹈藝術觀、提高自身音樂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詮釋音樂和舞蹈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薛迎春,沈健.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及審美能力函待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2(11)
[2]蔡麗紅.淺談高師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7(01)
[3]梁鶴.論加強藝術院校舞蹈音樂素質培養[J].戲劇文學,2006(11)
[4]徐福平.樂舞交融相得益彰——從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看高校舞蹈教育中對學生音樂素質及審美能力的培養[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5(04)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