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及時恰當地給學生以獎勵,既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做法被肯定,又可以使獲獎學生產生成功的情感體驗,激勵他們朝向下一個目標繼續努力,還會讓周圍的同學以此為榜樣,進行效仿,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所謂獎,就是為了鼓勵或表揚學生而給予的榮譽或物質等,布魯納稱之為正強化。在班級管理中,獎勵和懲罰是老師經常使用的手段,根據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在職業高中班級管理中,我認為“獎”比“罰”好。因為,職業高中的學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賞識。作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要從“獎”字入手,用活一個“獎”字。那么如何用活一個“獎”字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獎勵的形式
(一)口頭表揚
它是時效性最強的一種獎勵形式,它不受地點、時間的限制。受表揚者在班級的地位越高,激勵作用就越大。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在人多的場合使用,達到樹立榜樣的目的,而且在私下談話中也可以多加運用,便于和學生溝通,效果非常好。
(二)發獎狀、證書表揚
獎狀、證書可以長久保存,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大、時間長。每學期除了學校評選的“三好學生”和“優秀班干部”之外,我管理的班級內部還要評選出先進個人和先進小組來進行表彰,一般都采用發獎狀的形式。
(三)給家長送喜報
這種方式對學生本人既是一種鼓勵和獎賞,也是向家長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最好的機會,使家長更加關心學生的成長,使學校和家庭形成一個有機的教育體系。
(四)發放獎品
雖然教育學生不應以物質刺激為主,但是適當的物質獎勵對刺激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比如獎給品學兼優的學生筆記本、鋼筆等學習用具。既可以激勵本人,又可以鼓勵其他同學不斷努力。
(五)其他形式的獎勵
只要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什么形式的獎勵都可以。我班實行了明星評選制度,在教室的墻壁上設立“光榮榜”,凡被評上明星的人每次可以獲得一枚紅五星,當紅五星數量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又可以獲得相應的更高級別的獎勵。
二、獎的技巧
(一)好人好事及成績突出者,獎
作為班主任,應對班級的事務全面負責,班上的好人好事,要及時了解并給予表揚,通過對好人好事的表揚,可以在班級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對成績突出者或對班級有重大貢獻者也應及時進行獎勵,可以激發他們繼續努力學習和不斷進步。
(二)進步了,獎
差生更需要表揚和鼓勵。如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如果在課堂上偶爾積極發言或回答問題了,就要及時的大力表揚,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只要能夠對差生進行連續的鼓勵,他們就能夠趕上來,不再是差生。同時,每次考試都要對學生建立成績跟蹤檔案,考試后只要名次比上一次提前者,就對進步同學進行口頭表揚或給家長送喜報。在表揚過程中只提及他進步的名次,不提及他的實際名次,這樣的目的是強化他的成功感,強調他正在進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以來學習的勁頭越來越足。
(三)獎要“欲抑先揚”
班集體的發展方向與班主任的正確引導是分不開的。比如開學之初,班上早讀時學生遲到的較多,為此,我連續幾個早上提前到教室進行觀察,把幾名到教室較早的學生名單記下,在開班會時給予點名表揚,并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夠象他們一樣按時到教室學習。從那以后,遲到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多用“獎”字,少用“罰”字。
三、獎勵應遵循的原則
(一)獎勵要及時
延時的獎勵對獲獎者本人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對周圍的同學也沒有教育和引導作用,有時還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各種獎勵要及時,不能拖拉。
(二)人人都應有獲得獎勵機會
為使每個學生都有受獎的機會,我們應確立“人人有特長,個個能成材”的觀念。凡在校園、班級的一切生活、學習活動中有某項表現最突出、進步最大、貢獻最多者均可受獎。這樣可以使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有可能獲獎,使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
(三)獎勵措施要不斷翻新,力求有新意
班級內部的獎勵形式要不斷翻新,比如班級內部平時采用評選明星(獎勵紅五星,貼于明星欄上),中考要評選學習標兵、進步明星等(發喜報),期未則要評“三好學生”(發獎狀)、文明寢室(發獎品)等。
(四)獎勵要言出必行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老師給學生許諾的獎勵一定要兌現,不能失信于學生。
(五)獎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們對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是為了激勵本人,引導他人。獎只能是教師引導學生的一個手段,而不能把學生引導到只是為了獲獎而努力,那就違背了獎勵的本意,也就沒有教育性可言了。因此,班主任在使用時要把握好“火候”,只有掌握好“獎”的藝術,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獎”是一門藝術。班主任只有因人而異,切合實際的使用獎勵手段,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當然,獎也不是萬能的,適當的懲罰措施也是班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也只有掌握它們的正確使用方法,才能讓班級更有凝聚力,才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張春莉,王麗杰等編著.小學數學教育評價[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7)
[2]舒安娜主編.實施素質教育經驗薈萃.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教育文化體育委員會.1999
[3]馬振海主編.教育理論[M].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