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希望擁有更舒適的就醫環境,因此,需要以心電監護儀為研究對象,用視覺心理理論指導心電監護儀的設計。通過了解人們對醫學儀器的視覺感知,總結設計中注意的相關因素,最終提高監護效果,緩解就醫壓力,創造產品與人的和諧關系,從而為解決“醫患關系”緊張問題提供新的設計思路。
視覺心理學是研究視覺與思維的特殊關系的學科,也是體現產品環境和諧性的重要理論基礎。監護類儀器是對急救病人或術后恢復病人通過顯示屏進行持續監測心跳、呼吸、脈搏、血壓活動情況的一種無創的監測儀器。但在監護過程中一系列因素困擾著病人的治療監護的效果。
在當今的醫療環境中,醫務工作者和病人是監護類儀器的主要用戶,由于其具有長時間監測病人生命體征的功能屬性,病人作為受用者在進行監護過程的同時受監護儀器的視覺因素如外觀形態、色彩界面影響,這些對病人的心理也會產生作用。基于監護類儀器的視覺因素,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品味,設計者要提高對心電監護儀器的人性化設計,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外觀
在心電監護類儀器的外觀設計中,外觀直接反映儀器的功能要素。產品形態的語意是指產品的外形所呈現或表達出來的含義,當人們接觸產品時,良好的形態語意能與人心靈溝通,使人產生親切愉悅的感受,不良的語意會引起人的冷漠、恐慌、厭惡、不愉快、不舒適的情感。因此,在監護類儀器設計中,產品形態語意的表達要準確、鮮明、生動美觀地反映產品的使用功能,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并且操作方便舒適,使人與儀器溝通無障礙。其次,考慮到接受治療的病人普遍具有就醫恐慌感與不安感,在醫療器械產品的造型上要采用比較柔和的形態,通過視覺感知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
二、色彩
色彩影響人們的感覺、情緒,產品外觀設計離不開色彩的表達,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是由視覺神經傳入大腦的,而視覺的第一印象就是顏色。不同波長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通過視神經傳入大腦后,經過思維,與以往的記憶及經驗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應。因此在病人使用心電監護儀器的同時,滿足用戶的視覺色彩需求,對緩解病人心理不安感,提高監護效率的準確性意義重大。如患者見到紅、橙、黃等暖色會聯想到太陽、火焰等物像,從而產生溫暖、熱烈、激情等感覺,容易使患者興奮、煩躁、沖動。而冷色調如:藍、紫等很容易使患者聯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產生寒冷、理智、平靜的感覺。因此,在醫療環境中,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的癥狀也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如圖所示。
一些病癥與對應色彩的關系圖
癥狀對應顏色
腹部絞痛黃、檸檬
頭痛藍、綠
肌肉痛淺粉藍、黃色
過敏癥深紫藍色、淺黃色
關節炎紫、藍紫間色、紅紫同色
癥狀對應顏色
哮喘藍、黃
高血壓藍、綠
低血壓紅、紅黃間色
支氣管炎藍色、藍綠間色、淺粉籃
燒燙傷藍色,藍綠間色
癌癥藍色、藍紫間色,再用粉紅色
糖尿病紫色
濕疹檸檬色
心臟疾病綠色、粉紅色
痔瘡深藍色
傳染病紫色
皮膚病檸檬色、藍紫間色
因此根據心電監護病人的病癥,對于心電監護儀器的設計色彩方面要多考慮綠色與粉紅色的應用,通過視覺感知減少病人的就醫恐慌感。
三、監護方式
護士是心電監護儀器的操作者,在當今醫療環境中,護士在治療過程中因操作失誤引起的醫療糾紛屢見不鮮。不夠人性化的治療方式不僅使護士出現操作失誤的狀況更會使病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對于心電監護儀器中專門用于采集人體參數的監護傳感器的設計不僅要造型合理,還要使病人感到舒適,避免因為線路、電極片等因素影響病人的心理需求。
四、結語
在提倡以人為本的當代社會,包括心電監護儀在內所有醫療產品設計的所有實踐與研究都必須以人為中心,對人需求的滿足的重點又從生理上逐步轉移到了心理上,而醫療產品的心理情感寓意越多,醫療產品的附加值就越大,也越能提升醫療產品的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研究心電監護儀器設計中,視覺心理學的目的是滿足人們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礎上滿足人類不斷發展的審美和情感需求,強化監護儀與使用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使人們在使用醫療產品的過程中內在感情趨于親切、舒適、輕松、愉悅、平靜等心理活動,最終使醫療產品具有人情味。
【參考文獻】
[1]錢家渝.視覺心理學:視覺形式的思維與傳播[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2]成鯤.淺談設計中的視覺心理[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2)
[3]程永亮.如何提升醫療器械的視覺吸引力[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09(08)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