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美術學科的系統特性和特有優勢,分析了課堂教學對于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同時結合從教十年的教學經驗,從采取得當的教學方法、加強直觀教育、運用多媒體技術及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搞活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美術;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氛圍
在十余年的美術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一個道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牢固建立在教學雙方高度認同的基礎之上,當學生不以為美術能給自己帶來某種知識或能力的增長和樂趣時,便缺乏對美術學科的認同,因而會出現不斷地做小動作、講話、做其他學科作業等現象。因此,我認為要想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必須從課堂入手,首先在備課的每個細節上,都應掌握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搞活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得當的教學方法是完成美術教學任務的紐帶
小學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其特有的優勢,要想發揮或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于采用得當的教學方法,把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樂趣中吸取知識和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同時,將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注重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
二、搞活課堂教學,加強直觀教育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過去總把課堂教學當成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讀書育人、培養才干、開發智力,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成規,極大限制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講求通過直觀教學和互動教學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教低年級孩子認識三原色、三間色時,我采用這樣的做法:用水彩顏料調成紅、黃、藍三種色彩水,分別盛在三個玻璃試管內,再拿出三個空試管,一起放在試管架上。讓學生認識三原色時,把三種色彩水展現在學生面前,講什么是間色時,再拿試管做演示。當我把兩種色彩水倒入一個試管內,一晃動立刻變成間色時,學生們都驚奇的叫出聲來。做法雖然簡單,但形式新穎,學生仿佛觀看魔術,興趣很濃。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 通過直觀的視覺形象來感知和認識
美術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事先做大量的示范,有時時間和精力又不允許。因此,即使資源有限,我也會想辦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通過直觀的視覺形象讓學生們感知所講內容。在低年級的色彩教學中,可以播放兒童喜歡的畫面,增強色感,指導配色學習。在想象畫教學中,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想象很重要,我就嘗試播放一些動畫片來引導。如二年級的想象畫——吹泡泡,可以播放動畫片《小飛象》片段,學生們既高興又啟發了想象,整堂課至始至終都有趣味。在四年級的美術教學中,有一節畫人物動態的課,第一步驟是先畫外形。學生如果站在投影儀前,通過燈光打在屏幕上的影子,并講解影子(外形),學生便一目了然,很直觀。
四、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在課堂上創造的心理和環境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會產生更多的師生互動,學生愿意更多地表達自己。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我選擇了基礎性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注重課程內容的層次性,以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好美術的信心
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更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這樣就不可避免會產生成功和失敗。當學生在實踐中出現錯誤,或出現抵觸情緒、不想畫時,我會及時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完成想要表達的作品,使他們在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對于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大膽嘗試更新穎、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強調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美術個性化教育過程中,我注重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對培養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重要。它通過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樂的愉悅性,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而提高教學質量則是達到上述目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只有通過得當的教學方法、加強直觀教學和互動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等方式,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美育工作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資歷尚淺,唯有不斷加強學習與實踐。正如偉大的詩人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將嚴格遵照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悉心研究教學教法,不斷調整優化教學方案,以進一步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和自身的綜合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天津鐵廠第一小學】
【參考文獻】
[1]王震主編.徐悲鴻藝術文集.寧夏出版社
[2]李凌.少兒美術.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3]摩伊·凱特莉.少兒繪畫輔導探索.湖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