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藝術的沖突與融和幾乎是二十世紀縈繞中國藝術家的一個恒久的課題,在我看來,這既是一種文化挑戰,也是一種文化機遇。因為就藝術課題而言,也許世界上不會再有一個民族的藝術家會像中國藝術家這樣在可以開放性地認識世界的同時,又擁有如此豐富的本土藝術傳統,這種背景既為他們的藝術提供了多項資源,也為他們超越兩種藝術創造了可能性。
關鍵詞:歐洋;意像;油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勇于開拓的歐洋又開始了二十年的辛勤探索,她匯集東西方藝術的精粹,推出了開辟中國油畫一方新的天空的東方抒情意象油畫。
一、意像油畫的提出
“意象”是針對具像和抽象提出來的。從造型出發,可把繪畫語言分為具象、意象和抽象。“似”為具象,“不似”為抽象,“似與不似之間”為意象。過去,歐洋畫了許多年的具象寫實油畫,感到有點人云亦云,而抽象領域太陌生,雖然喜歡趙無極的抒情抽象化,但不想去模仿他作個小趙無極,而選擇畫“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當然,“意象”不能僅理解為造型上的“似與不似”它所包含的內涵更廣泛、更深奧。
意象作為一個寓意性很強的詞語,它的指向及引起的聯想是極其東方化的。‘氣韻’、‘意境’、‘大象無形’之類語詞所構成的文化氛圍中體驗到空靈、悠遠的東方韻味。東方的“意象”還不同于西方的“表現”。盡管都有作者在作品中自由表達主觀情感的因素,由于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異,表述情感的方式也就不同。西方“表現畫派”的作品,作者帶著沖動、激情,賦予感慨和吶喊,而東方的“意象”作品,作者往往帶著東方人的含蓄,傾向于性靈和心象的流淌。
二、意像油畫的探索
歐洋將文人畫的形式融進西洋油畫中,形式的轉換,將會出現新的藝術形象面貌,產生新的生命力。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抓住凝聚“意象”審美內涵的“氣韻生動”,并發掘其中所蘊含的現代意味和抽象因素。從中國傳統審美心理出發,選擇了人們熟悉而又易觸動人們內心的自然景觀,如池蓮、花草等作繪畫憑借。以西洋傳統油畫工具材料、技法,西洋印象畫派的光與色,中國文人水墨畫的筆情意趣,似與不似的形象造型等來表現生生不息的宇宙,自然、生命的運動。著力表現這生命運動樂曲中的旋律、色彩、音晌節奏感,賦予其現代意味。為了在畫面較好地表現“氣”和“韻”,她放松自如地以直覺性方式作畫,并選用特殊畫布材料嘗試特殊的技法,制作出通常傳統油畫材料技巧所沒有的畫面效果。
(一)需要研究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包含了對事物,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
中國人會將松柏象征堅強,牡丹花象征華貴,用桔子的諧音比喻吉祥……類似這些人們幾乎不用解釋就能領會。
(二)需要尊重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油畫因為是西方傳過來的,它體現了西方的審美,西方人的情感。畫中國的油畫應將立足點轉過來,體現東方的審美,東方人的情感表達。同樣是情感表達,東西方是有差別的。西方油畫在表現畫派中可以看到畫家的情感表達,多半是狂熱的,宣泄似的,而東方人的情感表達則更多為含蓄的內斂的,因而體現在畫面的審美自然不同。另外,畫面用色、造型等方面,同樣有中國人的喜聞樂見,不能盲目以西方的審美觀來代替。
(三)需要吸收西方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因素,當今的油畫不僅要畫出中國的,還要現代的。除了從東西方傳統藝術中吸取精華外,當然不要忽略西方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因素。西方現代藝術,發展得較我們早,留下了許多值得借鑒的東西,例如抽象藝術的形式感,它以點、線、面各種符號構成畫面,如同音樂中的交響樂曲傳達藝術家的感情。在油畫花鳥畫中,運用一些抽象形式可增強畫面感染力,并有助體現畫面的現代意味。
三、意像油畫的形成
歐洋敏銳地抓住了自己獨特的感覺及對藝術真諦的領悟。她的作品反映了西方繪畫中的寫實性到寫意的過度。也正是居于這種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技法與中國畫的寫意相結合的前提。歐洋將兩者靈巧地契合并進入了一個協調的境界。藝術本來就是自由的代名詞,要進入藝術無拘無束。借以磅礴的境地,需要足夠的膽識。她已意會到做為傳達藝術家精神修改的媒介——繪畫,其本質不在于描繪什么,而在于把自己的靈性客觀顯現;在于把飄渺流動,瞬間流逝中抽出來,凝固于畫面,使得自己真實的本我得以永生。這是她的一種自我意識新的覺醒。她曾談起經常徘徊于晨曦或黃昏暮色籠罩下荷池邊,荷池微妙多變的景致常引起她內心的驚訝,每每感到一種從不知曉的情絲,悄隱地顫動著潛入內心,猶如一束光芒把我穿洞。頓時,內心是那么恬美澄明。這是一種人性與自然契合交感的升華。
四、結語
歐洋的意像油畫中,以實的筆觸來涵藉東方藝術中虛的情調抒發。油畫中常見的寫實與中國藝術中常見的虛擬竟是如此和諧地顯現在畫布上。再者,微妙的色調中意如此妥帖地架構上充滿中國強調的筆觸,光、色、筆是那么協調地交相呼應著。東方藝術的精靈在她的畫布上舞將起來,顯出非凡的魔力。
用現代觀念從新審視自己多年研究掌握的西方古典藝術,看透了西方藝術發展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大河改造的基本趨勢,把西方古典美學對美的追求,經營與東方美學對“妙”的境界的理想融匯在一起,創造出好自己獨具個性色彩的藝術花朵。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受之.艱難的嘗試
[2]黃一瀚.歐洋的意象油彩畫—讀歐洋油畫近作
[3]林墉.矛·盾·母性——說歐洋
[4]聞立鵬.美與妙的融合
[5]孫美蘭.東方意象——歐洋油畫探索之路
[6]何琳.東方意象,以神領形——歐洋的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