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從來不用“無可奉告”類的語句搪塞媒體;她以“阿瑩”為筆名多次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她經常講,公共外交要實事求是,要早說話,要多說話、說明白話,她就是全國人大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發言人——傅瑩。作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她用自己情感豐富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中國。這次她將把務實的新風帶到全國人大會議之中,用女性獨有的細膩向世界展現中國全新的形象。
草原上走出的外交女杰:時尚外交展現獨特魅力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外交官就是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闖出去的傅瑩。傅瑩還是第一位駐西方大國的女性大使。如今,傅瑩再次創下一項新紀錄,成為人大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發言人。
和傅瑩有過接觸的人說起這位女外交官,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時尚高雅”這個詞?!按笫沟陌l型總是保持的那么好,頭發微白,短卷發,總給人神采奕奕的感覺”;“衣著講究,小飾物也同樣考究,有時看見大使在食指上帶著一個非常時尚的大戒指,有時她也會穿一雙小皮靴,這種年輕的心態讓她與年輕人也自然而然地相處融洽”;“工作敬業,很干練,但又不失女性柔和的一面,經常談笑風生?!?/p>
曉之以理,拿數據說問題 :西藏1780處宗教場所比例高于英格蘭
傅瑩也非常善于結合運用西方媒體看重的數據分析來說明問題,以達到最有效的溝通目的。人文和數據,這兩個西方媒體最為看重的要素在她的外交活動中被運用得爐火純青。
談及西藏問題時,她說:“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西藏是備受喜愛的一片熱土,關于西藏的信息也很充足。每年有四百萬游客到西藏觀光旅游,過去五年,西藏農牧民收入增長了83.3%。2006年,西藏全區有學校1000多所,在校學生50多萬人。西藏有宗教活動場所1780余處,平均每1600人一處,比英格蘭地區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還要高。西藏也面臨復雜的問題,有人讓宗教卷入政治,但是一個基本事實是,人民群眾衣食無憂,居住條件不斷改善,而解決溫飽問題正是歷屆中國政府多少個世紀追求的政策目標?!?/p>
此番話打動了不少原本對中國缺乏了解的西方讀者。 “傅瑩舉止雅致、專業,思想銳利?!钡聡睹麋R》記者蘇珊娜說。 動之以情,用“母性”化危機:選秀擾民引外交糾紛?我是粉絲!
傅瑩說話時喜歡打比喻、講事實,娓娓而談,沒有官腔,平易近人,她一度也被媒體稱為“柔性危機專家”。尤其是在駐英大使任內,為扭轉對華不利的輿論氛圍,化解外界對中國的誤讀,傅瑩四處奔走,成功實施危機公關,使外界更好地了解認識中國。
2008年4月奧運火炬在倫敦傳遞受阻后,傅瑩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署名文章《如果西方能夠傾聽中國》,文中她對當天火炬傳遞現場進行了細致的描繪,談到她無法回答那些凍紅了鼻頭,手腳發冷的中國志愿者小姑娘面對攻擊發出的“這就是曾經滋養過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土地?哪里有紳士風度?”的疑問。 傅瑩的母性也曾化解了一次小小的“外交危機”。英國一檔電視選秀節目《X元素》進入決賽的選手,居住在她官邸附近。英國媒體誤報“中國使館因選手太過吵鬧而提出抗議”,傅瑩很快在英國發行量最大的通俗報紙《太陽報》上發文,闡明真相,并說自己的女兒也是中國“超女”等選秀節目的“粉絲”,而她本人也是英國這檔節目的熱心觀眾,甚至“如數家珍”般地對《X元素》比賽中人氣最高的一些選手一一進行了點評。
她的一位前同事對《中國經濟周刊》評價說,傅瑩大使抒發的個人情感和良好的溝通姿態,令本來繁復沉悶的外交工作變得事半功倍。
尖銳問題 以柔克剛
此次兩會,作為備受外界關注的發言人,傅瑩在新聞發布會上共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出的9個問題,其中三個問題由外國記者提出,都是一些外媒刻意炒作的問題。傅瑩的回答凸顯其獨特的發言風格:柔中帶剛。
日本共同社記者拋出問題的方式具有挑釁性。在問及中國建設海洋強國、處理與鄰國摩擦等涉華問題時,落腳點放在“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這樣的問題顯然預設中國外交已經“咄咄逼人”,發言人用直接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會陷入其“圈套”。
傅瑩用“拉家常”式的平和語言分析了外國輿論對中國外交的誤解,繼而借助記者會的現場情景,用一句“剛才你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中國記者都笑了”,引入對當前中國外交戰略的闡釋,指出中國既堅定維護自己的權益,又積極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
接著,傅瑩用一句“來而不往非禮也”表達了中國面對來自外國的挑釁行為時的果斷態度。傅瑩還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指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破壞了兩國建交時的共識,因此中國克制也沒有了基礎,一句話將日本挑釁在前、中國反制在后說得明明白白,體現了中國有理有利有節的一貫方針。
對于路透社記者提出的中國2013年國防預算問題,傅瑩此次回答的角度十分新穎。她指出,像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如不能保衛自身安全,這對世界不會是一個好消息。從她回答的用語和方式可以看出,她十分清楚這位外國記者畫外音,即“中國威脅論”。傅瑩借機用事實闡明了中國的國防政策和中國軍事力量對世界和平的貢獻與積極作用。
同樣,在回答美國有線新聞網有關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提問時,傅瑩使用的語言是平實的,但又是擲地有聲的。
外媒用“充滿魅力”來形容傅瑩。比如,澳大利亞主流媒體對曾任駐澳大使的傅瑩并不陌生,認為傅瑩是人大發布會的新面孔,又是同媒體打交道的老手,此次發布會上“語調平和,反應機智,言談優雅”。中國奉行和平、合作、發展、共贏的外交理念,同時又堅定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在對外交往中既不需要張牙舞爪,也不會忍氣吞聲。傅瑩在同媒體相處時顯示出一種獨特的親和力,同時又透著一股果敢、堅定。這種風格正是中國外交在現階段所需要的。
全國兩會新聞發言人:面前是記者 背后是民眾
“兩會”首次舉行新聞發布會,始于1983年6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曾濤和孫起孟分別作為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的新聞發言人,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此舉受到境外新聞機構的普遍好評,認為這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方針的有力舉措。兩會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是從那時候起,一直延續到現在的。
當全國兩會的新聞發言人既要熟悉內政外交,又要了解新聞流程。
從1983年至今,全國兩會共有20位新聞發言人。查看這20人的履歷,可以看出他們大都有過在外交和媒體的工作經驗。 在外交部擔任司長以上職務或者駐外大使的有曾濤、姚廣、周覺、姜恩柱、李肇星、李鹿野、田曾佩、齊懷遠、吳建民以及傅瑩、呂新華,而其中曾濤、姜恩柱都曾在新華社任職,曾濤擔任過新華社社長,姜恩柱擔任過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無外交工作履歷的9人當中,有過媒體工作經驗的有曾建徽(新華社副社長)、孫軼青(《中國青年報》總編、《北京日報》總編、《人民日報》副總編)、錢李仁(人民日報社社長)。
其余6人,在黨委宣傳部門和政府新聞辦工作過的有盧之超(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局長)、梁金泉(云南省委宣傳部部長)、趙啟正(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李肇星和趙啟正2009年 “走馬上任”妙語連珠,為兩會新聞發布會注入了一股新風?,F在兩會發言人得到“顛覆了傳統形象”的評價,這是溫和寬松的民主政治氛圍的顯現,也是國力強盛背景下官員們自信心態的流露,并不令人意外。
曾有外國記者評價稱,中國需要一個女性代表中國,因為女性能給一個國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說話很軟,長相得體,講話好聽,這些都是能在國際上給中國掙分的?!备惮撟鳛槿珖舜髿v史上第一位女性發言人,她細膩豐富的感性體驗和通俗明白的文風,與十八大之后,避免口號式,照抄式講話的新會風不謀而合。發言人不僅面對媒體記者,后面還有廣大的群眾,因此發言人的話一定要讓公眾聽得懂。與媒體對話,其實也是與公眾對話,坦率、真誠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