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囧途》制片方、武漢華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于近日以“侵權”罪名將《泰囧》告上法院,索賠1億元。據悉,此案已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簡單來說,《人在囧途》片方此次發難,關鍵在于,他們認為,《泰囧》不是自己的續集,但一直在宣傳、制作過程中,有意無意打著續集的旗號招搖過市,其行為已經構成對自己的侵權。
續寫他人文字作品、續拍他人影視作品,是否構成侵權呢?這是個世界性的著作權問題,各國司法判例并不一致。如在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與《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繼承人之間曾因拍攝《亂世佳人》續集而產生訴訟,法院判決認為該電影續集之權利屬米切爾的繼承人,故米高梅公司不得拍攝該電影之續集。而法國出現了《悲慘世界》被續寫為《珂賽特或夢想年代》,雖然雨果后人經歷了七年努力,但最終的被法國最高法院認定為不構成侵權。
在我國,原著作者狀告“偽續集”作者侵權也并非首例,如《圍城之后》被版權管理行政機關認定為侵權;《大宅門》續集侵權案以調解告終,被告向原告支付了一定的賠償金。雖然上述兩案均不是法院判決的結果,但“偽續集”作者確實將侵犯原著的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和改編權。如果法院認定《泰囧》打著《人在囧途》續集的旗號進行拍攝、營銷,《泰囧》就真是攤上大事了。
所謂續拍作品是對現有影視作品在時間上或空間上進行延伸和拓展,拓展者借用現有作品的主要角色、典型藝術形象、線索等進行延伸和拓展而成的作品。而兩部影片從人物角色到故事框架幾乎沒有任何重合,《泰囧》并沒有對《人在囧途》進行任何的延伸或拓展,有著較高的獨創性。
原告方提出“從電影名稱、構思、情節、故事、主題還是臺詞等N處,兩部電影實質相同或相似。被告的剽竊行為構成侵權。”這也值得商榷。《人在囧途》對于這些元素并沒有獨占的專屬權利。正如,張藝謀制作了《大紅燈籠高高掛》,他人為了吸引眼球,拍了一部與原著并不搭界的《小綠燈籠低低掛》,也是法律所允許的。再如,一提起“無厘頭”,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想到周星馳,可是,周星馳并不能就他人電影用了“無厘頭”的方式而主張權利。
因此,《泰囧》并沒有侵犯《人在囧途》的作品完整權和改編權。《人在囧途》制作方自然也有權利自拍續集。還需要指出的是,原告另稱“《泰囧》在宣傳片中不斷地將《人在囧途》中的徐錚和王寶強的鏡頭與《泰囧》中兩人的鏡頭切換、比較,不斷地拿《人在囧途》與《泰囧》進行比對。故意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暗示、明示兩部片子是有關系的。”
如果這一事實成立的話,《泰囧》則涉嫌侵犯《人在囧途》在著作權上的復制權,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首先,徐錚和王寶強兩位演員本身對于《人在囧途》中的鏡頭并沒有允許他人引用、復制的權利,《泰囧》要利用這些鏡頭必須經過《人在囧途》制作方同意。另外,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以上為筆者據目前報道所反映情況進行的個人判斷。“囧途告泰囧,到底囧不囧?”無論如何,這個案子注定對于我國著作權保護會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