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員的眼里,他“不近人情”“較真刻板”“喜怒莫測”;
在老學員的心里,他卻“愛意綿綿”“細致入微”“情深意重”。
在該院2009級裝備保障指揮專業學員實習結束之際,大家略帶調侃卻又飽含深情的評價讓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指導教員——工程系電氣教研室鄧自力副教授熱淚盈眶。
當讓大家用一句話總結實習全程的最大感觸時,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因為愛,所以愛!”
這份愛發酵于這位普通教員的汩汩真情、流淌于潛心育人成才的點點滴滴,更灌溉著全體船艇學子的精武之志。
實習中,一個螺絲沒擰緊、使用萬用表后沒有調試到位等小問題,都會被鄧教員厲聲指出。學員可能覺得有些小題大做,鄧教員卻認為,只有現在標準高一點、要求多一點,將來任職才能輕松一點。
一次操作中,課代表馬九星在連接變速控制電路時,接線端還沒有插到位,便搶先請教員檢查。鄧教員站在操作臺前,眼睛掃視一圈,提高聲調說道:“簡直胡鬧!下次接完電路要仔細檢查,不僅要檢查接法是否正確,還要注意線路的連接質量,否則會出大事!”馬九星不解地辯道:“還沒通電,出不了大事吧?”“現在不養成好習慣,將來怎么在工作中管理好裝備、保障好部隊?!”鄧教員的“憤怒”,不僅讓學員紅了臉,更讓他們沉下了心。
“有時我們一個冒失的小舉動就可能招來鄧教員嚴厲的批評。當時可能不太理解,甚至覺得有些不近人情,但細細想來,一個小問題真可能在將來的戰場上釀成大禍。”學員陳昕不無感慨地說,“其實,這是鄧教員對我們的一種愛,因為愛,所以他‘不近人情’,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有提高。”
學員明白教員的良苦用心后,都變得格外認真、細致。而鄧教員的愛依然在繼續——
實習時間短,器材設備有限。面對現實條件局限,鄧教員想方設法讓學員學得多一點、深一點。
電站維修實習中,為了提高學員排查故障的能力,鄧教員特意安排兩組學員互相“找麻煩”——在各自電站中設置故障,互相排查維修。這樣既比排查速度,又比對電站維修的熟悉程度,讓學員獲益匪淺。控制電路連接實習中,鄧教員組織連接電路小比武,抽簽決定比武項目、先后順序,這規則看似“俏皮”,可就是這樣,課堂氣氛活躍了,學員的學習熱情高漲了,成效也提高了……
“有時,一個上午只有一次休息。學員很忙碌,教員更忙碌!”七班長孟暢介紹說,“每連接一次線路,鄧教員都要認真檢查,確保無誤后才能通電。19名實習學員,6種連接線路。他要檢查100多遍。”
在鄧教員的幫帶下,曾經的“困難戶”劉詩文以全優的成績完成實習,被評為“優秀學員”。“因為愛,所以他一絲不茍,所以我才有了更大的學習動力!”手捧證書,劉詩文一臉興奮地說道。
實習結束講評時,師生各自的有意安排,都給了對方一個意外的驚喜——
“李闖以13分零1秒的成績奪得電路連接第一名并打破實習紀錄;陸衛科主動作為,維修受損電機,挽回2000多元的經濟損失……”鄧教員對學員的實習成績一一進行了點評,然后從包里拿出自掏腰包購買的小獎品,發給大家,他說:“我個人的一份心意,獎品雖小,卻希望它能留住大家對實習的美好記憶,同時也希望大家記住: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學無止境,方能不斷提升。”接過獎品的那一刻,許多學員的眼睛已經濕潤。
接著,區隊長尹曉峰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護手霜和全區隊的簽名賀卡捧到鄧教員面前:“您的辛勤付出和諄諄教誨,我們不會忘記,新的一年,學員們為您送上誠摯的祝福。還有,冬天寒冷干燥,希望您拆裝機器、寫完板書后,多用溫水洗洗手,擦點護手霜……”原來,學員發現,由于長期與機器上的油污打交道,一到冬季,鄧教員的雙手就會紅腫干裂,大家對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有了這感人的一幕。
面對學員的誠摯祝福和真情關愛,鄧教員感動得有些哽咽,他緩緩接過這特殊的“禮物”,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久久未散去。
因為愛,鄧教員成為學員心中一顆璀璨的“星”;因為愛,精武強能的勵志之路上更多了幾許無言的鞭策、勁壯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