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這家伙實在有點竹林七賢的名士風流味,不按牌理出牌,拍起電影來想怎么瘋就怎么瘋;可人家瘋得漂亮,瘋得灑脫,瘋得能讓觀眾跟著他一塊神魂顛倒。
《無恥混蛋》一開始還挺正經的,規規矩矩的機位構圖,一本正經的對話臺詞,拘謹緊張的懸念情節,襯托著戛納影帝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得意忘形的表演。隨后突如其來的,兇狠“猶太獵人”上校漢斯從懷里掏出一只特大號的古怪煙斗,這無厘頭搞得全場哄堂大笑。從披著斗篷的希特勒出場開始,卡通味兒越來越濃,皮特土得掉渣兒的美國南蠻子口音訓話。強行穿插虐殺13人的前納粹雨果·史蒂格利茨的英勇事跡;講到硝酸膠片易燃,干脆臨時改紀錄片,加上段畫外音說明,還視覺演示一番。到后來展示電影院里德國高官云集,竟然畫箭頭表明哪是赫爾曼將軍,哪是馬丁·鮑曼,還“?!币宦暸鋫€箭頭音,觀眾笑得簡直要滑到影院座位下面去了。
歸根結底,昆汀的拋棄規則并非沒有規則,他是創造新的規則:導演并非不能跳入幕前,哪怕故事講到一半突然插上一段科教示范也沒關系。就算二戰故事,也沒必要拍得屏幕上硝煙彌漫涕淚橫流,導演與觀眾偶爾跳出故事同樂樂,照樣保持作品的流暢度。誰說荒誕就一定低級,有皮特南方味兒的意大利語和同伴的罵人手勢作鋪墊,怎么就不能畫箭頭加說明? 誰能想到,電影還可以這樣拍,故事還可以這么講?;恼Q里面透著真實,正經下面全是爆笑,節奏緊湊,高潮迭起,沒有一秒鐘不讓人心情沸騰,沒有一秒鐘不把人的情緒掌握于股掌左搓右揉的。電影拍到這個程度,歷史可以丟了,嚴肅全不要了,什么規則傳統定理定律全部統統都給扔掉,到最后是觀眾全陪著他昆汀一個人玩兒,還玩得興高采烈,玩得心旌蕩漾,玩出瘋癲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