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廚子、戲子、痞子》北京首映。且不說片子內容,單看陣容就覺得演藝圈對男人真是不薄,硬漢如張涵予,熬上數十年也能出頭;實在無緋聞可挖的劉燁,在微博上搶沙發也能占頭版頭條;至于歪瓜裂棗的黃渤,也逆襲成票房十億最火男星。女人對男人的審美是多元和寬容的,從來沒有女觀眾要求這幾位爺都長成貝克漢姆。
女演員就沒那么好運。曾經清清爽爽的鄭爽,許久不見乍一露臉,就把大家給驚了——像是在整容醫院門口撞見自己老媽,不知該叫媽,還是媽呀!伊人已不像從前那個萌妹紙了,倒是像佟麗婭、ANGELABABY,或者別的什么其他。
難怪“臉盲癥”日益多發:整形醫院生意紅火,進去之前是鳳姐,出來之后成冰冰,天下美女都一樣,安能辨我是丑霸?——難道是為了杜絕男人花心?從前是關了燈都一樣,現在開著燈還是拎不清。
任志強說:“很多人生來都是原創的,可后來就逐漸活成了山寨的。”就像十多年前的《新聞聯播》里,小孩子被師長問理想,一定要答成為科學家,為國家做貢獻,而十多年后,盡管家長們都在教育孩子長大要多掙錢,可一旦面對師長問理想,一定要答成為軍人報效祖國,或當個作家得諾貝爾獎才叫雄心壯志。
我們活在越來越多的標準里:經濟適用男、經濟適用女、屌絲男、屌絲女都先后出臺新標準,“你達標了嗎”替代“你吃了嗎”成為問候語。可越來越多的標準卻模糊不清:你經常分不清廚子是戲子還是痞子,否則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叫人不敢吃了呢。
我們越來越忘卻了“原創”的含義,衣服要穿“明星同款”,吃喝要隨“大腕推薦”,連大學生戀個愛,都要開始“登記在冊”。流水線生產不出健康的產品了,就開始批發眉目模糊的人。
想起多年前初見名模呂燕時被她一臉的粗燥感震驚,真覺得“丑出了國際水平”,可如今一看,李東田造型師還是有慧眼的,起碼他超前的懂得欣賞女孩子雀斑的自然美,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錐子臉。
想起旅游節目中拍到的中國游客,背LV住五星飯店背單反卻只拍到此一游的剪刀手照片,而其他國度的背包客,哪怕騎著驢睡馬棚拿個傻瓜機照樣樂呵呵窮游天下。
沒有一種外貌美是值得你放棄自身發膚去趨之若鶩的。沒有一種成功學是值得你放棄自我去趨炎附勢的。
別管那些誰誰誰們制定的啥啥啥統一標準。
就去愛上自己那副鳥樣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