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三至五年建成
歷時一年的調研和驗證,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日前簽發了《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整體框架》,這意味著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以下簡稱“償二代”)初具雛形。
今年1月,溫家寶總理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金融監管要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完善監管規則,更新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不斷提升監管有效性;保險業要強化償付能力監管。
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順應國際金融保險監管改革的潮流,實現與國際保險監管規則接軌,保監會決定啟動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出臺了建設規劃。
今年4月,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建設正式啟動,項俊波擔任工作組組長。
5月14日,保監會財務會計部副主任江先學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作為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整體框架確立了“三支柱”框架體系。
江先學稱,償二代的整體框架主要確立了“三支柱”的監管體系。第一支柱是定量資本要求,主要防范能夠量化的風險,要求保險公司具備與其風險相適應的資本。第二支柱為定性監管要求,是在第一支柱的基礎上,進一步防范難量化的風險。包括風險綜合評級、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監管檢查和分析,以及第二支柱監管措施。第三支柱則是市場約束機制,是引導、促進和發揮市場相關利益人的力量,通過對外信息披露等手段,借助市場的約束力,加強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
業內人士認為,建設“償二代”,對于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增強監管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業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提升我國保險業的國際地位,促進我國保險業科學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建設小組的時間表顯示,償二代建設規劃提出用三至五年時間建成第二代制度體系,分五個步驟加以推進。分別是總結評估階段、專題研究階段、形成制度階段、測試完善階段和發布實施階段。具體時間是:到2014年底之前,根據前期專題研究成果,形成第二代制度體系征求意見稿。2015年開始,用1至2年的時間,征求行業意見,進行多次定量測試,并修改完善。
中小險企面臨挑戰
“償二代”引入多指標衡量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不同風險有望實施差別化的償付能力監管指標。分析人士指出,在差異化監管機制下,治理優良、內控嚴密、風險結構合理的公司將受益。
“‘償一代’以規模為導向,而‘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因此,今后即便兩家保險公司保費規模一樣,但資本要求卻不一定相同?!敝袊1O會財務會計部財務監管處處長趙宇龍表示,“償二代”通過更專業的模型考慮保險公司資產負債風險,對資產管理水平比較差、承保風險大的公司資本要求將會提高。因此,“償一代”很難區分好的和壞的公司,但“償二代”可以。
而在投資渠道方面,分析人士指出,“償二代”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和資產配置。而大的保險公司在另類投資和債權等新領域投資上會更具優勢,這些項目由于投資時間長、收益率較高且穩定,更符合保險資產的投資特性,利于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收益提升。
此外,“償二代”對產險壽險公司的評估標準也會有所差異。業內人士指出,產險公司的承保風險、業務質量等因素在“償二代”標準下對資本要求的影響將會增大,而壽險公司對利率風險則會更加敏感,資產配置風格的不同將會導致其資本需求的差異。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出現新一輪融資潮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會讓一些資本退出保險業?!爱斎?,方案一定會進行分類,對于規模大、資本實力雄厚的企業而言,‘償二代’的影響不大,但是,一些中小機構可能會遭到較大挑戰。尤其是一些壽險公司,理財業務占比多,比較‘吃’償付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