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漁民遭菲律賓籍不明船只射殺,漁民安全再度走進公眾視野
5月9日,臺灣地區屏東琉球籍漁船“廣大興28號”突遭菲律賓籍不明船只開槍射擊,臺籍船員洪石成身亡。菲律賓拒就射殺事件道歉,引發中菲緊張情緒,備受矚目,而漁民安全再度走進公眾視野。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公報,2012年我國大陸漁船總數106.99萬艘,漁業人口2073.81萬人,比上年增加13.12萬人、增長0.64%。漁業人口中傳統漁民為723.58萬人,比上年減少7.35萬人、下降1.01%。
根據2005年統計的數據,當時我國擁有大約1500萬漁民和48萬艘沿海作業漁船。也就是說,8年間,我國漁船總數翻了2倍多,而漁民總數已經驟減了一半。
因與風浪作伴,常年生產環境險惡,海洋漁業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海洋漁民的年死亡率是106/10萬,即每10萬個下海漁民中,每年就有106人死亡或失蹤。據我國漁業互保協會15年的統計資料分析,我國每10萬個下海漁民中,每年有168人死亡或失蹤,每年海損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作為海洋漁業保駕護航的法寶,購買保險可以為漁民分攤風險。雖然漁民人數不少,但因為風險太高,不少保險公司對這一塊“芋頭”望而卻步。有資料顯示,從1984年至1994年10年間,全國各保險公司共收取1.14億元漁船保險費,結果賠付了1.14億元。漁船保險賠付率過高,保險公司虧損嚴重,導致商業保險公司逐步退出漁船保險市場。
這一次事件,根據臺灣“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死亡的漁民可以領取150萬新臺幣的保險,同時也會申請其他勞保補償,至于受損的漁船,也會提供低利貸款。
而我國內陸漁業保險情況如何?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我國漁業保險曾經歷了三部曲:從80年代末商業性保險的嘗試,到1993年開始的互助保險的探索,再到如今的政策性漁業保險試點。如今政策性漁業保險已向多省擴散。
政策性漁業保險制度,是一種國際通行的做法。在遵循保險規律的前提下,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在各級政府之間建立的一種漁業保險巨災風險分擔機制,是一種再保險制度安排。
分析人士認為,漁業保險屬農業保險的范疇,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分析是一種商業行為,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由于生產經營環境的特殊性,漁業的風險大,損失也大,賠付率高,而且費率厘定困難,現場勘險定損繁雜,商業保險經營漁業保險一直舉步維艱。因此,漁業保險不完全是商業行為,而且必須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才能良性發展。
關于海洋漁業的保險,主要是漁船本身的保險和雇主責任險,涉及財產險和人身意外險。而漁業保險的試點,不少地方都在進行嘗試。
2008年5月,廣東省政策性漁業互助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東莞和江門新會區被選為試點地區,漁船險為試點險種。中央財政補貼漁民保費比例為25%,試點地區財政補貼保費比例為25%,中央及地方的保費補貼資金為50萬元。由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與中國大地保險進行聯合承保。
“浙江省比較特殊,政府補貼相對較高,縣級政府補貼達40%。”一位曾經在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工作的業內人士對本刊透露,浙江省的數據不代表其他省份,全國漁業補貼有待統一。
2012年12月9日,青島市政府公布了新修訂的《青島市海洋漁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立足于解決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首次將漁業互助保險納入新《辦法》。鼓勵漁業船舶參加漁業互助保險組織,規定漁業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應當為漁業從業人員辦理雇主責任險,其投保額度應當與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適應。
自2007年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中央財政已累計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262.1億元,但高風險的漁業一直沒有被納入其中。
因為地域原因,各省政府對漁業的補貼不一致。與此同時,也折射著高達2000萬漁業人口的保險訴求。
鏈接
2012年漁業互助保險漁民險經典賠案
浙江
NO.1
“浙普漁75185”2012年4月2日在29°58′N ,122°58′E海域作業時失去聯系;經搜救發現4人尸體,3人失蹤。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分別于2012年4月和7月共支付賠款350萬元。
事故簡況:2012年4月2日15:00,“浙普漁75185”漁船在29°58′N ,122°58′E海域作業時,與同編組的漁船失去聯系。經搜救,發現海面漂浮該船的救生筏、艙板等生活物品,以及4名船員的尸體,另外3名船員下落不明。
漁民互助保險概況:“浙普漁75185”船東翁信昌于2011年11月在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為船上7名船員不記名投保漁民雇主責任互助保險,總保額350萬元,保險期限為2011年11月21日至2012年11月20日。
NO.2
“浙椒漁7559”2012年2月18日在28°36′N,122°25′E海域與“浙嶺漁6917”碰撞沉沒,船上1人落水死亡,3人失蹤,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于2012年9月支付賠款163.64萬元。
事故簡況:2012年2月19日凌晨02:00,“浙嶺漁6917”漁船返航至203海區9小區(28°36′N,122°25′E)時,與正在此海域錨泊的“浙椒漁7559”漁船發生碰撞,造成 “浙椒漁7559”漁船沉沒。11名船員落水,其中7人被“浙嶺漁6917”船救起,1人死亡,3人失蹤。
漁民互助保險概況:“浙椒漁7559”承租人余小賓于2011年8月在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為船上9名船員不記名投保漁民雇主責任互助保險,總保額468萬元,保險期限為2011年8月26日至2012年8月25日。遼寧
“遼盤漁35011”2011年12月31日在石島東北約23海里處與利比亞籍散貨船“OCEANKING”發生碰撞,船上9人失蹤。中國漁業互保協會于2012年1月和9月共支付賠款320萬元。
事故簡況:2011年12月31日19:26,“遼盤漁35011”漁船從漁港返回褚島漁港碼頭途中,在石島東北約23海里處與利比亞籍散貨船“OCEANKING”發生碰撞,導致“遼盤漁35011”沉沒,船上9人全部落水失蹤。
漁民互助保險概況:“遼盤漁35011”船東翟新華于2011年4月在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盤錦代辦處為船上8名船員不記名投保漁民雇主責任互助保險,總保額320萬元,保險期限為2011年4月18日至2012年4月17日。
廣東
“粵陽西96196”2012年2月2日在22°22′N,115°50′E海域側翻沉沒,船上3人死亡,4人失蹤。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于2012年6月支付賠款144萬元。
事故簡況:2012年2月2日09:00,“粵陽西96196”漁船返航至22°22′N,115°50′E海域時,船體發生側翻沉沒。船上14人全部落水,其中7人被趕來救助的“粵陽西96231”救起,3人死亡,4人失蹤。
漁民互助保險概況:“粵陽西96196”船東陳旭于2011年3月在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為船上13名漁民不記名投保漁民雇主責任互助保險,總保額390萬元,保險期限為2011年3月11日至201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