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經過兩年的發展,網店搞的有聲有色不說,就連當初瀕臨破產的廠子,也奇跡般的復活了,并且生機勃勃。其創造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了在他傳統模式經營之下所創造的。
提起泉州晉江,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運動鞋。眾所周知,晉江是以制造運動鞋為主,各式各樣的鞋廠數不勝數,因此在晉江,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家都是通過鞋業制造發家致富的。
當然,故事的主角老陳,自然是一名以鞋業制造發家致富的民營企業家。在晉江的經濟騰飛的時候,這位企業家抓住了契機,與大多數的人一樣,投入鞋業制造的行業,為運動鞋廠代工,通過自身的努力奮斗與生意頭腦,他成為一名大型鞋廠的老板,擁有200多號員工,順利的發家致富。但是這是殘酷的現實生活而并不是童話,有著從此他們一家人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為結尾。
舉步維維艱
經濟蓬勃發展,市場需求量自然比較大,供不應求的情況常常出現,只有鞋廠增加,才能夠滿足各地的需求,因此鞋廠雖多,但是卻都能夠各得其所。直到近年來產業逐漸飽和,市場的需求量不再如此之大,眾多鞋廠之間的競爭慢慢的顯現出來了。生意越來越難做,各個鞋廠之間打著各種商業戰爭,生意場上的殘酷激烈爾虞我詐,這使得許多中小型的企業早已支撐不住,紛紛破產轉行,而許多大廠也都奄奄一息,茍延殘喘而已。
很不幸的是,老陳被動地加入了這個行列。雖然是個擁有200多名員工的大廠,仍然能夠勉強支撐,艱難的運轉,但是也正是因為是個員工多的大廠,他的壓力更大了。他一個人背負了200多號人的生活,甚至是200多個家庭的生活。他曾想過要放棄了,但是如果宣布破產,200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他們的衣食住行還有保障嗎?他們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的影響?這些憂慮,使得他放棄了破產的想法,只能咬牙堅持。
越來越多倒閉的中小企業,廠家之間的激烈競爭,直線下降的商品價格,倉庫里堆積的各類產品,每天運出的價格低賤且極為有限的貨物,員工們慵懶的工作情緒……這些他都看在眼里,他想改變這一切,嘗試了各種傳統的方法。價格戰,已經打不動了;降低成本,早已沒有再降的空間了;做廣告,卻只達到了小規模的宣傳效應……這些都未能使鞋廠的生意有很大的起色,他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了。他不止一次夢見大訂單一筆一筆的飛來,工人們忙到不可開交,卻又不亦樂乎,一派繁忙又井井有序的景象。但醒來才發現只是夢一場,存貨依然擺在偌大的倉庫里,越來越多。
靈感的碰撞
艱難的日子依舊勉強維持著,直到2010年的秋天。老陳的兒子大學畢業了,兒子沒有在外找工作,而是從學校回到了家鄉,賦閑在家,偶爾在家里的鞋廠里幫忙。但是鞋廠的生意如此的慘淡,兒子又能忙些什么呢?
在對鞋廠生意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時候,他想到了與其讓兒子閑在家里沒事做,不如讓兒子想想怎么把生意搞起來,兒子大學讀了四年,看看他都學到了些什么東西,年輕人雖然沒有什么經驗,但是腦子總是轉的比較快,思維能力也比較強吧。更何況對于中國人來說,傳承是相當重要的,以后還是要把生意交給兒子打理的。與其把形勢大好的企業送給兒子,不如現在就讓兒子加入,把生意重新做好,這樣兒子才能學會珍惜,而不是揮霍。
于是,他把想法告訴了兒子。賦閑在家的兒子很快就答應了他的要求。自從兒子答應接受生意之后,整個人變得勤奮起來,一直都在琢磨著怎么能賣出更多的貨,以前的老客戶還需要貨嗎?怎么能夠招攬更多的新客戶?什么樣的客戶潛在商機?如何能夠接到大訂單…..這些問題,每天占據著兒子的腦海,看著兒子如此努力的樣子,他覺得兒子仿佛一夜之間成熟了不少。
果然,年輕人對傳統的方式雖然不是那么的了解,但是他們能夠利用先進的方式掌握最新的資訊。在2010年淘寶正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兒子通過網絡世界,了解到了淘寶。一下子被淘寶龐大的會員數量所吸引了——2009年底,淘寶擁有注冊會員1.7億,注冊用戶還在不斷增長,而那一年淘寶網的交易額達到2083億人民幣。
身為民營企業家的兒子,對數據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兒子從這里嗅到了巨大的商機。
淘寶自2005年開始發展短短四年的時間,競吸引了全國十分之一的人成為了會員,所創下的交易金額竟然如此的龐大,其一直呈現這翻倍上漲的趨勢。假若這些淘寶的會員里能有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人看到自己家里鞋廠的產品,何況在網絡媒體發達的時代,電腦已然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再加上手機的智能化也越來越出色,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上淘寶網看商品,只要點一下鼠標或者觸摸一下屏幕,再加以各種傳播媒介的宣傳力量。何況淘寶注冊賣家方便快捷又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家里就是生產廠家,倉庫里還有一堆的存貨,無需進貨,不用再多出額外的成本,大訂單不易做,那就試試零售這條路,這樣有可能使鞋廠起死回生。
轉機
于是,兒子把通過淘寶網上經營鞋廠的想法告訴了他。對于一個傳統的民營企業家來說,淘寶可真是個新鮮詞匯,他完全不了解。但是經過兒子的分析,以及各種數據的證明。更何況他已經嘗試了各種傳統的方式,都未能見效。與其做一個只認死理的頑固老板,不如讓兒子嘗試一下這條新的路,中華上下五干年,不斷改朝換代的很大原因就是守舊的都無法抵擋新主張。于是,他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讓兒子放手去做。
在取得了他的同意之后,鞋廠的一個小房間,一臺電腦,一條網線,成為了兒子和其女朋友的經營陣地。從注冊賣家開始,兩人對任何事都特別上心,親力親為,為廠里的鞋子拍照,想宣傳口號,把網店布置的別具一格,并將傳統的行銷手段運用到網店的經營當中。過程自然是無比艱辛的。
肯付出的人總是會有回報的,終于在兒子的領導之下,經過兩年的發展,網店搞的有聲有色不說,就連當初瀕臨破產的廠子,也奇跡般的復活了,并且生機勃勃,他夢里欣欣向榮的場景成真了!其創造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了在他傳統模式經營之下所創造的。還創下了一個月賣出300萬貨品的好成績。
看完了主角的故事,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里的時候,除了羨慕之外,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角,難道要一直羨慕嗎?我們是否應該停下腳步想一想。自己的字典里有思想嗎?有創新嗎?有堅持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勇敢去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