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
我們說,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現在要讓這個“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
——1月5日,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鏗鏘有力地告誡與會人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地方的發展速度與它的開放力度密切相關。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大膽探索,創新敢為,全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要充分發揮我區的特殊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進一步深化與拓展以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聯合各方加快構建和完善大西南乃至中南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使北部灣經濟區不僅成為廣西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大西南中南腹地開放合作的重要橋梁和交流平臺,共同把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為“三基地一中心”,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和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
——1月11日至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到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市,就港口建設和臨港工業發展進行考察調研時強調。
我國公務員隊伍的90%是科級以下干部,60%在縣以下機關工作,如何使基層公務員和一般干部職業發展有空間、晉升有通道,是公務員制度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后要繼續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根據不同的職位和職責,給不同類型的公務員設計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發展道路,使所有公務員都有發展的通道和空間,實現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通過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重點解決基層公務員發展空間小、待遇偏低的問題,通過完善公開遴選制度,為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優化上級機關人員結構作出制度性安排。
——1月8日,中組部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在全國行政機關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
貧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是有關系,但同樣是有差別的。收入更多是講一個流量,本身不能代表你是富人還是窮人。比如一個人工資5000塊錢,但沒有房子,還有一個人也是拿5000塊錢,但家里有幾套房,價值1000萬元。所以說收入和貧富這兩個概念不能偷換,大家真正不滿意的是貧富差距太大了,單純講收入,完全是講流量,并不能反映存量。
——近期,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中三項重要變革“價格雙軌制、國資管理體制、股權分置改革”的提出者、推動者華生教授在接受《冰點周刊》記者專訪時談到。
有人問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院士:“8年自由探索,時間是不是太長了?”張校長回答:“不把水放足,魚兒怎么可能游得歡?”又問:“‘非升即轉、非升即走’的要求是不是太嚴了?”答曰:“不把龍門筑得足夠高,魚兒哪有動力要長壯?”
——近期,針對中南大學最近推出一系列改革新措施,其中有這樣一條:“新上崗青年教師8年內無需承擔教學任務,專心科研,中途只考核一次,8年后驗收成果,如果屆時不能晉升教授或副教授則要么轉崗、要么離職。”引發了廣泛討論。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近年來,從事業單位改革到調整收入分配,從同城待遇到異地高考,不管是改革舉措,還是社會呼聲,都有著相同的意義指向——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障人人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讓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有步入現實的梯子。
——近期,《人民日報》署名詹勇發表文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