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雨初霽,山頭還籠罩著乳白色的云霧,近山遠莊的高樓,連接著一條曲折的路,這里坐落著南坡鄉逢雞村弄逢屯。云霧、山、高樓、路自然構成了一幅壯鄉恬靜的水墨畫。
逢雞村轄7個自然屯,有居民324戶,人口1600多人。耕地面積中大部分為石旮地,耕作自然條件較差。這里的青壯年村民從來不安于現狀,早在過去,他們就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率先南下闖廣東。不出幾年,外出打工族帶上積攢多年的積蓄回鄉修村路、建私宅高樓,不斷改變鄉村面貌,使古老的鄉村煥然一新。他們還根據鄉村石旮旯山區土地特性,教家人改種耐寒、耐旱且具有市場資源優勢的紅皮花生、生姜、珍珠玉米、優質南瓜、西番蓮及紅薯等特產。2003年一個自然屯30多戶人家種植的生姜收入超過百萬元。
闖廣東,幾番稱心一鄉情
南坡鄉逢雞村弄逢屯村民莫衛鍵,是靖西縣邊遠山村外出打工族中的一員。1995年春節后,他坐上開往廣東的長途汽車,到湛江一家養雞場打工。淳樸好學的他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在老板的精心栽培下,他學到了養雞本領,也賺了不少辛苦錢。老板對他的器重,反而使他想得更多了。他想到了家鄉,想到了漫長的人生。他堅信,人不可能一輩子打工。年底回鄉過節后,他便再也沒有回養雞場打工。他選擇去了利用農產品加工食品的廣東某罐頭廠,在廠里當一名普通的柑桔加工工人。他受柑桔加工罐頭原理啟發,用自己花錢買回來當零食的香蕉做罐頭,經過多次實驗終于獲得成功,他因此獲得了廠家5萬元獎金。2008年受金融危機波及,罐頭廠訂單減少,待工時間長,收入明顯減少,他被迫返鄉。
謀致富,挖石山區創業路
金融危機期間,再外出打工是沒有奔頭了。莫衛鍵毅然決定投資1萬余元辦起了屬于自己的養雞場。奮斗半年下來,300多只本地肉雞出籠了。按當時的市場價每市斤16元,這批肉雞除去成本純收入將達1萬多元。但肉雞不能批量銷售,來錢不快,如何打開銷路,把培育出來的肉雞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大難題。為此,他把肉雞留給家人銷售,再次離家外出了。
莫衛鍵這次外出要做的事,就是尋求農產品經營合作者。到南寧后,他得知有個廣西平果大禹兔業有限責任公司,便決定去那里看看,于是他來到平果大禹兔業有限責任公司求職,在董事長禹金陵手下打工。時過不久,他了解到平果大禹兔業已與靖西縣同德鄉馬慶播籌劃在靖西縣成立廣西平果大禹兔業有限責任公司靖西分公司。莫衛鍵覺得,自己將來要是再搞兔業與老鄉競爭,發展空間未免小了些。為此,他毅然離開大禹兔業,繼續尋求農產品經銷之路。
后來,他又了解到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呈現出旺盛的發展勢頭,到2007年底,已有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含專業大戶)17.1萬個。于是他專門打聽了四川農業產業化組織情況,了解到四川省的農業產業化組織有“公司+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合作組織+農戶”、“專業市場+農戶”、“反租倒包”等情形。莫衛鍵決定自費參加2011年中國—東盟(百色)現代農業展示交易會。在那里他認識了四川省巴中市巴中區九鎮林果藥黃研究所客戶經理任小仲。經過多次交談協商,任小仲同意到莫衛鍵的家鄉南坡考察農產品生產情況,考察結果較為滿意,便提議創辦一家合作社。情況報到靖西縣工商局,縣工商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實行準入“零門檻”、服務“零距離”、登記“零收費”的“三零服務”。在縣工商部門行政指導下,2011年,廣西靖西縣南坡宏來水果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了。
不了情,唱響合作社致富歌
莫衛鍵說:“我不是聰明人,所以愿意結交聰明人;我當過老板卻沒有做好,所以會虛心向成功的老板學習。比如我跟著廣西平果大禹兔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禹金陵學到了董事長的風范,跟著四川省巴中市巴中區九鎮林果藥黃研究所客戶經理任小仲學到了拓展客戶的妙招……”。他語重心長地說:“甭管跟誰學,只要是人家身上比我強的我都要學,學會了裝在自己的腦袋里,這就是財富。”
農業合作社成立后,當地群眾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柑橘生產。全鄉在2010年種植優質橙類果苗1990畝,果苗的成活率達95%以上,同時還繼續引進蜜柚和夏橙等新品種,不斷擴大柑橘、蜜柚和夏橙等品種的種植面積。2011年8月8日—9日,國家柑橘技術體系機械研究室主任、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洪添勝、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保護系副教授岑伊靜一行,應廣西水果總站桂中南柑橘綜合試驗站的邀請,針對廣西山地果園運輸困難的問題,來到廣西百色市靖西縣南坡鄉海拔1000多米的逢雞柑橘園開展山地果園機械化運輸可行性建設調研。洪院長考察后,表示愿為南坡鄉逢雞村柑橘園建立一條果園機械運輸系統,由此可示范帶動整個縣以及廣西的山地果園建設,對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推進省力化栽培、節本增收、促進當地水果產業的快速發展、固邊富民都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南坡鄉逢雞村柑橘園向周邊延伸,鄰里的荷郎村的高山優質水果基地也已初具規模,全村種植碰柑、紅江橙、臍橙、蜜柚、紅肉蜜柚等十幾個名優水果品種1140畝,全村人均有果面積0.5畝。2012年實現產值近60萬元,僅水果收入一項全村人均增收300多元,是全村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水果產業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
在南坡鄉,無論是農業合作社還是農業協會,雖然給社員提供的服務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改變了農民在產銷市場博弈中的弱勢地位。市場地位的提升不僅挺直了農民的腰桿,也大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水果產業做大以后,如何打造自己的水果品牌,走“綠色果品”、“無公害水果”發展之路?莫衛鍵又因地制宜帶領群眾走“豬—沼—果”生產模式之路,養豬、建沼氣池,水果施肥全部是沼液,既降低了成本,保證水果質量,又能增加群眾收入。2012年6月,他在縣工商部門成功注冊了靖西縣鍵毅生態養殖場。
如今,莫衛鍵投資28萬元擴建他的豬場,使豬場占地擴大到1500多平方米,存欄母豬30多頭,小豬100多頭。他的豬場除合作社相互幫助以外,還長期雇工3人。依托南坡玉米資源優勢,擴大生產項目,他家日釀酒銷售近200斤,并利用酒糟喂豬。在創業過程中,莫衛鍵始終把“誠”字放在首位,用誠信經營贏得客戶的信任。他常對身邊的人說:“農產品經銷、養殖業不同于一般產業,它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些只顧眼前利益的手段看上去劃得來,但實際上是斷了持續發展的路子。做生意就要講誠信!講誠信才能把產業做大。”他的信譽,為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戶和巨大的收益。正像他說的那樣:誠信回報他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