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主要途徑,也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開發思維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在本文中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希望對廣大業內同行有所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探索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學會感知世界,豐富人生閱歷,提升自我人格。因此,初中閱讀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是能否促使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關鍵。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必須樹立新的課程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意識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感悟能力。筆者在本文中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供業內同行參考。
一、要優化閱讀教學設計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的對象是文章,閱讀的主要目標是讀懂文章,這其中就包括認讀與解讀這兩個環節。在認讀教學的設計中,需要教師引導歸納,將學生的疑惑歸結到一個焦點上,然后順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層次的問題,加以解決。在解讀教學設計中,必須做到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達的內容。可以說,閱讀也要有一個整體思路,這個思路即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在此過程中,教學要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由認讀到鑒賞,甚至到評價與創新。每一個閱讀者都可以在其中發揮盡可能多的專長,善于觀察的多談觀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積極表述思想。總之,在優化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的發揮程度、專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滿意度都趨于最佳狀態,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二、要激發學生的質疑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目前的教學中,存在著一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嚴重的誤區。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的獨特的體驗,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無法形成。在閱讀教學中,要允許學生大膽提出來,大膽發表看法,對于不恰當的或嚴重偏離原則的意見,加以修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看待問題。也就是說,姚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的情感,調到學生的生命體驗。只有善于激發學生的質疑思維,才能使學生真正得到小小的東西和源泉,喚醒學生的情感,實現學生的生命感悟,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三、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調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生的語文素質,還需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實際上這種方法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在各種課型中都應該注意運用的方法。我過去在教學中也注意這方面的努力。比如在新課導入時,利用導語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其二出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特別是散文的教學,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在藝術享受中學習,更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其三,注意師生關系的和諧,注意師生情感交流的和諧。就是課堂有了不和諧的因素是,教師也應注意處理的方法,不應破壞了原有的學習氣氛。如個別學生做小動作,講話,可采取注目式提醒,邊講課邊走近學生以引起注意,或走到學生身邊等方法。這樣,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和諧和心智發展的和諧。
四、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全程中,要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搞好課外閱讀。在班內提倡自己動手建立圖書角,讓學生互通有無。教師給學生推薦好書目錄,讓學生讀好書,以保證學生身心始終沿著一條健康軌道向前發展。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還可以在班內辦手抄報、墻報等,以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豐富學生的知識,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時常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其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取之不盡的能量源泉。這樣才能做到課內外互補,語文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質定會得到全面提高。
總之,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應更多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逐步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更多地激勵他們主動思考,引導他們關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價值,培養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性。通過高效的閱讀教學,汲取一切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的知識、信息,不斷地實現心靈的轉變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促進學生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壽山.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導刊,2010 (7).
[2] 常海玉. 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 (4).
[3] 鄧銳.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探析[J]. 教育界,2011(1).
[4] 葉春旭. 引導品讀理解感悟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J]. 教師,2011(9).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早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