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新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音樂教學的任務明確提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备咧须A段開設音樂課程的根本目標,就是是要努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創造性思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機遇。
但就目前來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滿足于學生對一些歌曲的掌握,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練習法為主。在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分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被忽略,積極性得不到發揮,整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狀況的出現。探索新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才能真正為提升學生良好人文素養服務。
一、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1.從整個教學安排和體系看,高中音樂教學不被重視。傳統觀念認為,只要高考成績突出,這個學校也就一定優秀。所以,高中階段的課程設置以及安排,都是圍繞著高考這個指揮棒,所有的課程教學和安排都以高考科目為主,忽略了其它人文學科的教學,而高中音樂教學一直被當做高中課程教學中的雞肋,無論在老師還是在領導以及學生的心目中都可有可無。在教學學時以及教學設備等保障上均無法與高考科目同日而語,課程安排課時少,缺乏統籌規劃和安排。
2.從教學的目標和師資力量來看,高中音樂課程基礎薄弱。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夠,缺乏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作品脫離實,教學目標不明確。同時作為一門非高考人文科目,高中音樂課師資力量相當薄弱,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并被放在重要的地位。高中音樂教師多數為附帶兼任音樂教學或本身對音樂教學不感興趣,教學方法上也過于傳統,知識更新速度慢,學習進修的機會少,教學能力偏弱等。
3.從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來看,高中音樂教學效果較差。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繁、難、多,有些教學內容出現過雜、太亂、知識無序的情況,沒有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科之間缺乏綜合性。而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單純地灌輸音樂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與形式過于外在和花哨,與教學內容相脫節,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差,不能真正為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服務。
二、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基本對策
要想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作者認為,唯有充分利用好高中音樂教學這個平臺,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1.創新課程體系,注重學生人文素養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改革傳統教學,建立新的課型,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教學內容是一個系統,它總是可分可合。分開是一個構件、一個單元,合起來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我們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統的前提下,把教學內容分割或合并。音樂教師應時常圍繞教學目標,重新審視課堂、反思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把學生的目光從課本上引向自然和社會,改變過去孤立地死讀課本的現狀,把課本知識放在自然社會的廣闊背景下學習,讓音樂課不再流于表面。為了達到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音樂教師要對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做一個精心安排,縱觀全局,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都應當圍繞學生來展開,音樂課的魅力并不在于音樂知識、技能的承襲,而是對音樂美感的體驗和享受,以及得到啟迪、感染等教育效應上。所以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應放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和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如當今的電腦音樂、流行音樂、本土音樂、外國音樂、老師和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等等,科學篩選課外信息并引入課堂,把課內課外結合起來,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
2.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努力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樂意學習,并表現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銳的感知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出發,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其進入興奮狀態,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作為教師,應充分把握高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入語。采用欣賞、律動、創設問題情境或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創造性學習音樂。如在教授《音樂與電影電視》時,可以設置很多電影電視音樂問題,選取同學們喜歡的一些影視歌曲,與他們一起探討。先放一段音樂,制造出懸念從而導入新課。這樣引之以思,啟之以疑,導之以問,教之以法,緊緊扣擊了學生的心弦。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學習。
3.創新教學方法,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創新教學的關鍵所在是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所突破,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超越自我,勇于創新,把現代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融為一體,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產生影響,正如奧托說過:“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只不過它埋藏在人的較為深層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苯處煹膭撛炝Σ荒苤皇菃渭兊目孔约喝ネ诰颍且蛯W生一起來挖掘。。同樣,只有讓學生自動地學習,自主地學習,才能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中,合理的提問是學生不偏離課堂,思維活躍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如能找準切入點提問,對學生理解歌曲或樂曲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抓住這些,往往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效率很高。
4.創新考評模式,多方面衡量學生學習效果
考核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改革教學評價是目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非常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這不僅僅是師生相互尊重的體現,更是激勵化教學方法的內涵所在,關鍵在評價的內容上,要著重強調學生的學習態度。在教學中,我對學生闡述了我的觀點:學生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學與不學的區別,只要你肯學,你就一定會學好。反之,你則學的不好。同時,作為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課程,要讓學生明確課程學習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大學生活中或現實生活中能給學生帶來的益處和影響,用具體的實例讓學生自覺自愿喜歡音樂學習,自覺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
5.創新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多媒體能夠同時獲取、處理、編輯、儲存、展示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不同形態的信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共鳴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機地結合,使課堂沖破了時空限制,讓音樂課堂教學魅力四射,為學生音樂素質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一是通過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欣賞興趣,學生在欣賞音樂時更顯形象和直觀,從而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對學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通過利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氛圍,同時用多媒體來拓寬他們的思路,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多媒體美麗的畫面和清晰的聲音設置情景,使學生們身臨其境,從中體會音樂的高低、長短、快慢、頓連、優喜等等,在進行想象和加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和啟發,從而激發音樂創作的熱情。
6.創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課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渠道,學生音樂能力的客觀差異、要求教師對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他們充滿自信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另外,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承認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最佳的環境,教學的方式方法要給不同個性的學生留有自己活動的余地,使各種禾苗都能茁壯成長。
7.創新師資隊伍,奠定教學基礎
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關鍵,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是影響學生素質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設一支具有創新意識強、素質高的教師隊伍,對學生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高中學校要從唯高考指揮棒運轉的教學理念轉化,提高對學校音樂教育工作的重視,改革現有的師資編制方式,科學靈活定編,注重和加強對高中音樂教師尤其是專職音樂教師隊伍的培養,采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創造條件讓音樂教師更專業。
總之,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應作為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不斷摸索和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目視,耳聽,口唱,體動等多個信息通道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欣賞、想象和入情入境地體會音樂意境的能力,活躍學生思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聰明才智,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升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傅道春.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張君召.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 (5).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