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每年有7600萬5歲以下兒童不幸夭折,其中很多死于極易預防的疾病。這些無聲的殺手,雖然能給家庭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卻從未被廣泛報道過。
“這確實很不合理,”來自瑞典的波妮·羅培(Bonnie Roupe)說。羅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年她懷孕時,有一次生病了,想在網上搜索自己的病癥,無奈所獲甚少,最后不得不到醫院接受治療。這次經歷讓她萌發了一個念頭:向世界各地的媽媽們普及生育衛生知識,提供改善和挽救生命的信息。羅培是一個不尋常的媽媽,她曾經用一只47英尺的帆船繞格陵蘭島(經過格陵蘭海、拉布拉多海和北大西洋共1800海里)航行至美國;還創辦過雜志《Red Tee》,在她的經營下,3年內讀者人數達到4.2萬人,成為瑞典的知名雜志之一。
為了幫助更多的媽媽,2011年,羅培賣掉自己的雜志社,開始了二次創業。她用賣掉公司的錢來聘請技術人員,搭建網絡和數據庫平臺,寶訊(Bonzun)就這么誕生了。在這上面,媽媽們可以獲得關于妊娠并發癥、妊娠感染等醫療衛生專業信息,如貧血、妊娠糖尿病、孕期膽汁淤積癥等。更妙的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免費的。
豪華班底進軍中國
羅培的行動獲得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的支持。拿到津貼后,羅培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全球市場拓展,她的第一站就在中國。“我非常喜歡中國,我和兩個女兒都在學習中文,并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孕產婦及嬰幼兒死亡率也高于西方社會,而且她也找到了熟知中國市場的合作伙伴。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推薦下,羅培認識了李納特·柏格(Lennart Bogg),梅拉德倫大學的教授和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高級研究員。柏格曾經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辦公室工作,參與過“中國農村地區孕婦保健的結構性阻礙者和推動者”和“中國和越南農村地區醫療保險”等項目。柏格與中國機構和學者有長期廣泛的合作,他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寶訊,擔任編委會主席。在他的推動下,寶訊與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兒童保健分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及浙江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全國婦幼保健領域最權威的學者專家都被網羅來為寶訊撰文。
寶訊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是羅培在瑞典CEO俱樂部玩撲克時結識的:曼克奈斯·奧姆斯泰特(Magnus Omstedt),前IKEA中國區市場部經理,負責寶訊在中國的市場拓展;海倫·里德佳德·沃林(Hellen Lidgard Wohlin),曾任職于瑞典某投資銀行,后成功創業,并擔任多個公司的董事,在寶訊主要負責財務和融資。羅培說:“我本身并沒有太多過人之處,但我知道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整合資源,這是我所擅長的。”
公益性質的創業旅程
雖然有一個強大的編委會,但羅培強調,寶訊的定位是發布有關懷孕和嬰兒護理的全球最新研究信息,幫助孕婦、產婦更好地了解自身病癥,但并不提供針對病癥的任何醫學治療建議。比如說,當某個用戶登錄寶訊后,網站會根據用戶的個人注冊信息篩選出與該用戶最相關的保健信息。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癥狀,了解可能患上了什么病。這樣當她去醫院時,就能提供更準確的信息給醫生,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因此,寶訊與醫院之間不是一種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這也啟發了羅培的營銷思路:通過醫院來推廣網站。如果醫生、護士、助產士都使用該網站,通過專業醫護人員的口碑,可以讓更多的產婦了解到該網站,也會增加產婦對網站的信任感,從而促使她們更多地使用該網站。
寶訊開啟了一個創新平臺,向孕產婦提供健康信息,這對于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的死亡率,促進婦幼保健事業的發展都有積極正面的意義。然而,羅培并非慈善家,寶訊也不是社會公益組織,而是作為一個企業來運作。既然這么有價值的信息都向公眾免費公開了,那么收入將從何而來呢?羅培說,她希望通過廣告創收。因此,她的首要任務是吸引廣大用戶。將來,寶訊可能成為一個孕產婦的虛擬社區,向社會化醫療健康、移動醫療健康的方向發展。
把經營得紅紅火火的雜志社賣掉,開創帶有社會公益性質、盈利模式卻不十分清晰的新業務,羅培的身上多少有些理想主義的影子。她出生在瑞典一個貧窮家庭,15歲就開始靠打零工養活自己,上大學時還同時兼職于愛立信。“那時真的很累,但我必須得賺錢。”她不給自己設限,嘗試過管理咨詢、銷售、人力資源等多份工作,也都做得很出色。但是她覺得,在職場上女性往往被低估,因此萌發了創業的想法,并最終創業成功。至此,出身貧寒的她擁有了大筆財富。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已經是個完美的結局,然而,物質的富足并未給羅培帶來想象中的滿足感,反而讓她更空虛。她想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于是義無反顧地開始了這一公益性質的創業旅程。
當年她航海去美國時曾遭到很多人的嘲諷,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結果她做到了。“如果你認準了一件事,就大膽的去做,不要顧忌別人的想法。”她認為,不管自己在中國能掘到多大桶金,至少,她能夠幫助中國的準媽媽們培養更健康的下一代,光這一點就夠讓她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