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6月18日對蘇州愛斯鵬藥物研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愛斯鵬”)來講極為不平凡。他們與瑞士德彪制藥集團正式簽署原創抗腫瘤新藥的全球開發及商業化合作協議。此時,專注于腫瘤及相關疾病的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物研發的愛斯鵬在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下簡稱“生物納米園”,英文為BioBay)成立剛滿五年時間。
過去五年中,中國向國外輸出創新藥物技術的企業只有兩家:一家是李嘉誠在上海獨資成立的資金、技術實力雄厚的藥物研發公司“和黃醫藥”,第二家便是白手起家的創業型公司愛斯鵬。很多中外合作的企業一貫靠引入創新藥物做市場開發,而愛斯鵬卻有實力向全球輸出新藥技術。據愛斯鵬創始人江山介紹,德彪制藥每年從全球1000個項目篩選三四個進行合作。
在BioBay重新出發
“藥廠一定要精挑細選合作對象,因為他們要自己掏錢做后續的開發和商業化,而且資金量在幾億美金,風險非常大。若走到后期失敗,前面的付出等于打了水漂。”在美國做過十多年新藥的江山深諳新藥研發風險之大,卻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創業需要勇氣,做新藥研發更需要膽量和魄力。江山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專業主任中有很多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他們激勵著這位留美博士。“世界上真有那么多難倒人的事情嗎?”
江山做過兩年的基因組技術,又在美國一家公司的創新藥研發部做到最高技術職位。鐘愛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的他一直有回國創業的想法。江山認為,在中國做新藥研發有成本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有機會把小苗培養成參天大樹,把公司做成產品銷售公司。但在美國這種機會就非常渺茫,因為臨床開發的成本過高。
2006年,蘇州中新創投的一筆投資更堅定了江山回國創業的信心。在BioBay的幫助下,愛斯鵬正式注冊成立,這天正是2007年的情人節,愛斯鵬成為入駐生物納米園的第一批企業。據江山回憶,當時生物納米園A3樓剛剛封頂。在園區項目經理的幫助下,他們先在蘇州大學租了兩間實驗室開展實驗,后面才開始正式招兵買馬,真正搬進BioBay是在八月份,江山對BioBay的服務品質一直贊不絕口。至此,江山終于在國內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實驗室。等同事們下班以后,興奮的江山一個人在實驗室里面轉悠了半個多小時。
他延續了在美國的研究領域,繼續帶領團隊做針對不同種類的蛋白激酶(人體內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而設計的抗腫瘤小分子合成藥物,只不過愛斯鵬把研究做得更加深入。目前他們已經有四個針對不同靶點的新藥,一個新藥跟瑞士合作開發,另外一款新藥爭取盡快推到臨床實驗。他們的新藥可以在四個星期之內把一個渾身遍布腫瘤的病人變成像正常人的健康狀況。目前新藥正處于合作研發階段。
當被問及剛成立五年的創新藥物研發公司便能獲得國際藥廠青睞,到底運氣成分占多大比例時,江山的回答是:任何成功都是80%的技術加20%的運氣。“如果說一點運氣成分沒有不現實,因為做科研的話,探索的是未知的世界,都是在黑暗中摸索。但最為關鍵的還是對技術的判斷,以及對技術路線在研發上的執行過程。當然還得綜合其他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膽量,如果一開始都敢不做的話,后面什么事情都不會發生。”盡管愛斯鵬的新藥到底何時能推向市場仍是未知,后面還要經歷正常新藥需要的試驗階段,但江山從未后悔當初所做的創業決定。
在中國,做新藥研發有優勢
面對長達十年甚至更久的創新藥物研發周期,很多VC都會望而卻步,創業者自身也面臨不小壓力。江山明白在中國作為全新藥物研發的領跑者必然會付出一定代價,他一直強調,判斷醫藥研發公司最核心的還是要關注企業技術方向。
“你走的到底是哪條路線?如果走國際化路線,完全有機會實現VC最喜歡的擊鼓傳花式的接盤模式。”江山所謂的“國際化路線”是指符合國際標準的完全創新藥,而非仿制藥或未在國內上市的“新藥”。“只有真正的創新藥才有實力被國外的藥企認可,技術水平達不到國際水準的話,根本不能拿到全球市場上參與競爭”。
江山指出,行業內外人士在看待創新藥物的成功率和成本問題上存在很大誤區。“很多人認為開發一個新藥要花10億美金,這是一個錯誤的分析方式,他們把所有失敗帶來的代價都算到成功的那款新藥上面,這樣不公平。”江山分析,每一款藥都是一個單獨的項目,每個項目都有風險和成本的高低。他算下來,一個藥物開發下來的成本范圍在七八千萬美金到一兩個億美金。高的話也有的花七八個億美金。
“但在做中國抗腫瘤藥物,從頭到尾的整個開發成本大概在五六千萬人民幣到一個多億元。遠遠低于很多人所謂的10億美金。”但是如果把失敗的錢全部算到一個成功的項目中,那成本就高多了。如果這樣算的話,TMT行業的成功概率比生物醫藥的成功概率要低很多。”江山想強調的是,跟很多TMT公司相比,生物醫藥企業的商業模式非常明顯。
拿愛斯鵬來講,他們現在正處于由創業期到成長期的關鍵轉折點上,新藥在臨床前研究數據上已經顯示出超出國際市場銷售藥物的治療效果,并且公司第一次產生收入,這對一家生物公司來說是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若創新藥物如期投放到市場,屆時將會出現上百倍的投資回報率。跟歐美的創新藥物研發公司一般具有十五年以上歷史相比,這個剛成立五年就有所斬獲的年輕公司在創新中國的舞臺上博得沈南鵬、徐小平等眾大佬級評委們不少贊同票。
愛斯鵬的第五年,也是生物納米科技園成立五周年之際。江山看著眼前一片荒蕪的土地逐步變成了新藥研發、體外診斷與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納米材料等產業集群之地,成為高層次研發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創新社區。在這個創新社區,同江山一起奮斗的兄弟公司惠生科技通過股權轉讓的形式牽手中國首家醫療設備上市企業邁;做中國診斷試劑的百奇生物也因為自身的產業優勢,被藥明康德整體并購;潤新生物與國內巨頭先聲藥業簽署創新藥物研發戰略合作協議,合力開發抗腫瘤藥。江山也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BioBay在國際生物醫藥領域的品牌知名度越來越強勢。BioBay提供的軟硬件環境在愛思鵬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