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因此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本文從五個方面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加以闡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學生具備會話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作為高中生,閱讀能力的形成主要課堂進行的閱讀教學。那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該如何開展呢?
一、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
學習興趣指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學生若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時下的高中生愛看電視,愛玩電腦游戲者比比皆是,熱愛英語閱讀者則寥寥無幾。別說英語閱讀,就是母語閱讀也成問題。在這種閱讀環境普遍惡化的形勢下,英語閱讀能否知難而退呢?筆者以為絕不可以。相反我們要知難而進。雖然學生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但我們可以不遺余力地去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材料提供給學生進行閱讀,比如英語笑話、英語小故事、圖文并茂的畫冊、英語視頻等。這些材料雖與高考沾不上邊,但我以為這些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英語閱讀。
二、溫故積新,夯實學生閱讀基礎
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礎,是壘砌英語大廈的“磚”。一位資深高中英語教師曾說過“英語學習主要就是多記詞匯。”此話雖有些夸張,但也道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命根子。無論是聽力,還是閱讀、寫作,它們都是以詞匯為支撐的。然而在現實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少英語教師并不是十分重視英語詞匯的教學,認為詞匯的學習乃學生自個兒的事,并非英語課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于是將教學的起點定得很高,從而加劇了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導致了更多學生厭學、棄學。因此,我以為有必要降低教學起點,從詞匯入手,夯實學生閱讀基礎。詞匯教學難就難在學生記不住。這是英語學習困難者的共同感受。作為英語教師就當從學生實際出發,不斷幫助學生溫習舊詞,積累新詞。并要求學生備一本隨身攜帶的單詞小冊子,排隊打飯時,上床睡不著時都可以鞏固單詞。唯有如此,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均能從閱讀教學中獲益。
三、授之以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古人早就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盡可能大的結果,而首先在于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學會怎樣發展自己,以及離校后繼續發展。”由此可知,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在教給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比如學生私自閱讀時遇到生詞可以查字典,而在考試做閱讀題時碰到生詞則無法查字典,于是有些學生就被生詞給“卡”住了,無法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如果英語教師教會學生跳讀之法,根據上下文猜詞法,學生怎會有如此遭遇?
如今的課堂不是缺少練習,當務之急在于加強練習的針對性,減少練習的盲目性。尤其是高三下學期,學生每天都要閱讀四、五篇文章,從我平時對學生的觀察看,部分學生做題沒有耐心,特別遇到議論、說明這類文章時心情很浮躁。還有學生能堅持將文章讀完,但對問題缺少推敲,對四個選項不能仔細斟酌,往往功虧一簣。而多數教師都是學生做完,核對一下答案就結束了。學生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假如英語教師能注意對學生閱讀和做題方法加以必要的指點,或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放眼未來,拓寬學生閱讀知識面
課本是課堂教學的依據,用好課本對于英語閱讀能力的提供無疑具有極大的作用。然而一本為本,照本宣科,則又是閱讀教學之大忌。閱讀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潛移默化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說它是需要有一定閱讀量作為支撐的。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有較為長遠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從這么多年的高考來看,英語閱讀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還有學生最頭痛的議論文,說明文。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閱讀面的拓展,學生才能從容應對高考。
五、不斷操練,固化學生所學知識與能力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學生學以致用的唯一途徑,也是應對高考的致勝法寶。不少教師都是選擇高考題為訓練題,這種做法雖對應考有一定幫助,但與課堂所教有時聯系并不十分密切。我以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從課堂所學出發,與課堂所學的詞匯、內容、方法有一定關聯,這樣才能真正鞏固學生所學。除了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外,我們也可用所學內容中遇到的生詞進行限詞寫作訓練,做到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無定法。”是的,英語教學并無固定的一層不變的方法,也沒有誰能說某種方法是最管用的方法,但作為教師個體而言,我們必須找到適合班級學生、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愿每一位英語教師均能探索出適合自己及學生的閱讀之路!
【參考文獻】
[1] 汪鳳炎、燕良軾.《教育心理學新編(修訂版)》,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