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模式:“課前預習探究——課內討論優化——課后反思拓展”。
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這是高中《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落實這一理念,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領下,學會發現、學會學習,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熱門課題。下面就如何構建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近幾年以來,我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探究與改進,構建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一、課前預習探究
引導學生課前積極參與備課,把課前預習準備做到位,自覺找出新舊知識點的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參與熱情,發展學生的思維,為上好課作了鋪墊。
1.利用“學案”引導學生課前自學
“學案”是由教師執筆編寫的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內自學的書面文字材料,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它主要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自學疑難信息反饋、學習探索過程的學法指導、問題討論、學能嘗試測試、自我矯正反饋、對教師的建議和意見等環節,由師生共同完善。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學情的調查把握,與學生一起進行數學“學案”的編寫工作。好的數學“學案”,實際上就是教學內容的深化與延伸,它源于數學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構成知識網絡,使知識的網絡構成體系,它體現的是師生共同探索知識、方法、規律和被優化了的過程。
2.讓學生備復習課、總結章節的知識結構
高中學生已有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教師若能教會學生讀教材,由“厚”讀到“薄”重新整合課本,使學生利用數學思想方法主動對知識加以比較、分析、綜合、概括,便會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形成良性循環,取得最佳效果。
雖然學生的歸納、總結不全面、不夠優化,但由于這種復習小結是在課前由學生自主探究、自我反思的成果,使得這種復習小結更具個性化、更有創新性,學生記得更牢,更容易內化為穩固的知識結構,更容易轉化為能力。使復習效果發揮的更好。
3.發動學生自制數學“學具”
教師演示用的輔助工具稱為教具,不妨把學生用來觀察思考、實驗操作的稱為“學具”。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教師能配以適當的教具演示則可“化抽象為具體”,而讓學生自制“學具”則可以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驗操作獲得感性認識,使學生逐步領悟數學知識,從而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在教學中可讓學生自制“學具”的種類很多。①實物模型“學具”。如圓錐曲線的畫規;三棱錐的演示“學具”;正多面體的模型,圓錐、圓柱、棱錐、棱柱的側面展開教具等。②幻燈片。如用于復習的章節知識的構圖;知識點的比較表;實例引入的幻燈片等。③自編習題及課前、課后的小考測試卷等。④自編復習“學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總結的積極性。
二、課內優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1.創設應用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命題(公理、定理、性質、公式)。
2.創設質疑情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傳統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造性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應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現問題,大膽發問。創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3.創設趣味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有數學知識的存在,從而讓學生懂得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
三、課后挖掘,延續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課后自主學習時教師可鼓勵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數學資料、史料拓寬視野,節假日鼓勵較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中等生一起到優生家中合作學習、互補學習,及時解答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教室黑板可設立一塊數學園地,每天小組長輪流更新一道習題,習題允許出自于課本但不得重復。
每一單元接近結束時要求每個同學利用課后均出一張考試卷,教師可篩選優秀的卷子經過適當加工后作為單元考試卷。課后鼓勵學生做教具,使學生在學做教具的同時能自主學習數學。課后可指導學生寫小論文,如《我是這樣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后先自主預習的好處》,《學習中如何發揮主動性》等,進行探究性學習。
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探索性學習和創新精神,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形式。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它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數學概念和結論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直觀和嚴謹的關系,初步嘗試數學研究的過程,體驗創造的激情,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怕困難的科學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質疑和善于反思的習慣,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