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去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針對初中數學和初中學生的特點,總結日常教學經驗,提出激勵法和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總結出幾條應用原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激勵法 激勵原則
在現在的初中數學教育中,由于升學的壓力,強制性教學成分較為突出,教師缺乏利用激勵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單純地以教師為中心,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找不到快樂,缺乏主動性,并引起自信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展。我們應該滿足學生需要,啟發和激勵學生,促使學生自我發展,最終實現外部激勵向自我激勵的轉變。激勵教育是指在全面把握學生情況并尊重學生自尊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對學生心理需求進行刺激,讓學生在心理和思想上產生強烈的向上愿望,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地付諸行動,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滿足自我心理需求的一種教育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這種情況:能力相當的學生會取得不同的成績,甚至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比能力強的學生成績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勵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來說,學生的成績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能力,二是動機激發程度。他們的關系可表現為:學習成績=能力動機激發程度。從式子可以看出,學生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其能力和動機激發程度的乘積,能力越強,動機激發程度越高,成績就越好。在這兩個影響因素中,能力是個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經過一個過程,而動機激發則是較易變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成績與動機激發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過激發工作動機來彌補。在學習中,能力不怎么強的學生,通過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較高成就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其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或內驅力。因此,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是如何通過激勵調動起人的積極性。能力再強,但若不能進行有效的激勵,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對相關書籍的閱讀,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總結出以下幾個激勵原則:
一、激勵要因人而異
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所以,激勵要因人而異,一些學生的成績很好,可以激勵他們把成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給他們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一些學生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勵他們達到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如果學生的目標都是同一個水平,成績好的學生覺得沒有動力,輕松達到目標,進喪失進取心;對成績差的學生會來說或許是一個遙遙不可及的目標,覺得反正達不到就不想學等。因此,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重要。
二、激勵要做到獎懲適度
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如果學生在上數學課無精打采、開小差、不交數學作業等等,可以給懲罰,但懲罰過重會讓學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等;懲罰過輕會讓學生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從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學生數學成績提升很快或者考試考得很好,可以獎勵。但獎勵過重會使學生產生驕傲和滿足的情緒,失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獎勵過輕則起不到激勵效果,或者讓學生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
三、激勵要做到公平合理
根據公平的心理規律我們在實施激勵策略必須遵循公平激勵原則,也就是在數學教學激勵教育中采取的各種措施要力爭做到公平,必須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和科學,使學生產生公平感,從而有效調動其積極性。學生對公平的要求十分強烈,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社會的認可、老師的肯定,希望能得到公正的評價。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加之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的各因素又處于永不停息的動態之中,激勵中的不公平現象往往難以避免,老師的責任必須最大限度地縮小不公平。公平公正的教育要求我們在面向個別學生的教育激勵中,做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不得以貶損其他學生為基礎,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影響激勵效果。其次要量化管理,客觀評價,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考慮到數學學習量化的難度,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結合、粗細相結合、成績與測評相結合的方法,努力做到評價公正、客觀,盡力求得全體同學的認同。再次,要給每個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機會,不斷滿足他們的創造欲和成就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勵策略的應用,有的老師為了顯示教學效果的出色,提問時總喜歡盯住優等生,“學困生”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比較容易、較基礎的內容,比如一個簡單的正誤判斷、一個公式法則的默寫、一個課本例題(換個數字)的簡單變式練習,把這些問題的回答機會留給他們,讓他們輕松回答,從而樹立能夠學會的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欲望。即便一時回答不出,他們也能感到老師眼中有他。如果能夠根據上次提問出現的情況,后續教學時再反復提問,不僅能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多次的關懷,同時也能使其強化基礎知識的落實。
四、激勵要講求時效性
成功的激勵必須選擇最佳的激勵時機,就如同軍事家打仗要抓住戰機,商家成功要捕捉商機一樣,對學生實施激勵,也只有把握時機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激勵的最佳時機就是‘及時’,即應該表揚的時候就應及時給予,越及時取得的效果越好。及時的程度應與學生的年齡成反比例關系,即學生的年齡越小,激勵越是要及時。”所以,對初中學生的教育激勵當然也要及時。學生在課堂時回答得好,老師應緊接著隨口贊揚,不要等到第二天再來表揚;某學生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一旦考試有了一定的進步,也應馬上表揚鼓勵他;如果是承諾了學生某件事情完成得好就有獎勵,也應及時兌現。若言而無信,或遲遲不能及時兌現,以后的教育激勵就不靈驗了。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數學認知中的誤區和解題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我通過設計一些學生易混或易錯的知識點進行練習,激勵學生思考,堅持問題之間的相關性和層次性,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
總之,激勵不僅僅局限用于企業,激勵鼓勵員工的行為動機,使員工做出努力行為,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完成預定目標的過程。可以廣泛運用到機關、學校、勞動人事等部門的管理領域。把管理心理學中的激勵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沃底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