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在的公司內部有沒有一套完善的員工培訓流程呢?根據一套為公司量身打造的培訓軟件,衡量員工在其崗位上的表現,測試員工的短板所在,并進一步設計出彌補員工缺點的課程,從而完成一次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完美的員工培訓。
大多數人力資源管理者已經默認了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員工培訓管理方式。但面對同樣的員工培訓版塊,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運營總監葉阿次的回答是:NO!
作為已經成立發展160個年頭的銀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區人力資源管理者,葉阿次認為渣打銀行對于員工的招聘、培訓都帶有渣打銀行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讓渣打銀行的員工在體現自身個性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在日常生活和業務工作中體現著他們身上深深的渣打的烙印。2009年底,渣打銀行提出了自己的品牌承諾——“Here for good(一心做好,始終如一)”。葉阿次表示,這一承諾一直深刻蘊涵于渣打銀行這一百多年來的業務經營中,直到2009年,這一精神才通過外化的語言表達出來。
這一品牌精神,可以從對客戶的服務和對員工的提升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來說,為客戶全心全意地服務,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是渣打銀行一直想要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服務為渣打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信譽,并擁有了大量的固定客戶。
另一方面,也是這一品牌精神內化的更為重要的一點,體現在對于員工的甄選和運用上。葉阿次這樣舉例,在目前的HR管理中,大多數都會參考崗位能力模型,根據不同崗位的能力需求來甄選應聘者,并在招聘之后提供相應的培訓來提升員工欠缺的地方,目前這個方法被業內普遍使用。
“但是在渣打我們完全不這么做。” 葉阿次說“渣打摒棄了以能力模塊需求型來招聘員工的方式,采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這種方式被我們稱作優勢基礎論。”
任何一名員工都有自己的缺點,企業為彌補員工的缺點而花費金錢和時間對員工進行培訓,表面上看來是使員工完善了自己,而實際上在他彌補自身缺點的同時,別人也同樣是在進步的。所以永遠在追趕別人。在這種用劣勢與優勢相比的過程中,很多員工變得平凡甚至平庸。
所以渣打更注重員工的優勢所在,在招聘伊始就對員工進行蓋洛普優勢發現體系的測試,從中發現員工的長處,并盡可能將這一員工安排到他可以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上,從而使他取得更多的成績。“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讓員工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他們更容易成功。這種模式就是‘Here for good’,讓對的人在這里發揮優勢。”
在國內的企業中,很多公司還秉持著崗位能力模型的測試方式來進行招聘,而渣打銀行的“優勢基礎論”,則獨辟蹊徑,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用人理念。而作為跨國銀行的代表,走過160個年頭的渣打銀行,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也不僅僅體現在用人方式上。
1853年,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在英國倫敦成立。與其他很多業界銀行將業務放在經濟發達的歐洲、北美等地不同,自成立伊始,渣打銀行的業務中心就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亞洲地區。
“在這些發展中國家,政局不夠穩定,社會情況比較復雜。想要在這里發展業務,很多都采取的是同流合污的方式。但渣打剛好反其道而行之。”在葉阿次看來,渣打銀行之所以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在這些地區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渣打樹立了非常合規的形象。在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中,樹立一個行業標桿。
渣打銀行的經營者早就意識到,“同流合污”只能夠獲得短期的效益,而堅持自身所堅持的,帶給客戶可以放心的金融服務,才是一個品牌長期發展下去的動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中,渣打銀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處于領導地位的國際化銀行,并且影響著本土銀行業的發展。而堅持將主營業務扎根于亞洲、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讓渣打銀行成功度過了2008年開始的金融風暴,完成了連續10年增長的業務成績。
這一合規形象的建設,是從企業內部要求每一個員工做起的。縱觀渣打銀行發展史,我們很容易發現,它曾經進行過多次并購動作,從最初的兩家英國特許銀行的合并開始,渣打就從未停止過并購的腳步。而在這樣的并購過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銀行,是如何快速地完成姿態轉型,完成重組的呢?葉阿次表示,這完全歸功于渣打銀行完善的制度建設。
由于渣打銀行的業務遍及全球,為了能夠應對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的管理制度,渣打采取了全球統一化的管理標準。其中包括全球風險控制體系的更新、全球化的員工培訓,從一個國際化銀行的高度,為員工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培養全球化人才。那么在這種一體化的標準管理之下,必然帶來的就是員工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企業整體管理形象的提升。
也就是在這種嚴格的標準衡量下,在企業對于員工的高標準要求下,才形成了渣打銀行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非常合規的品牌地位。
一家企業的文化從外部體現來看,就是它在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它在客戶心目中的形象。而從內部來看,則體現在這一文化對員工行為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使員工表現出來的氣質。員工作為企業業務拓展的先鋒,他們的表現,其實就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
一個擁有嚴格的企業標準,以企業合規形象自豪的跨國銀行,它的員工氣質又是如何的呢?葉阿次總結,從企業文化角度講,渣打的員工相比于同行業者,會表現的更為積極進取,主動性很強。這種偏外向的風格,主要源自于在招聘之初,渣打就傾向于招聘積極向上有進取心的員工。一項工作成功與否,往往不取決于能力而更多地取決于態度。
這種招聘傾向與渣打銀行企業文化密不可分,在渣打銀行160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下幾點渣打價值觀:
放眼世界
作為跨國銀行的一名成員,擁有國際化的眼光及基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勇于進取
無論在什么崗位上,員工都必須堅持自己正確的觀念,勇于承擔責任。
積極的回應
注重溝通與交流,積極地回應可以有效地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誠信可靠
渣打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由于復雜的背景,誠信可靠在這里顯得更加重要,這也是渣打銀行在這些地區樹立品牌的重要因素。
銳意創新
從金融行業角度講,服務上的創新更為重要,這會給客戶帶來更好地用戶體驗。葉阿次舉例,渣打銀行是第一家在所有智能手機上提供移動銀行服務的外資銀行。
將員工的優勢放在首位考量,是渣打銀行百年發展為我們帶來的思考。從員工的角度思考,首先讓員工做回自己,發揮優勢,這樣讓他們做到最好,大概會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