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物產是日本第一家成立,也是目前在日本排列第一的大型綜合商社,它有著兩大核心職能:第一是通過各種各樣精心設計的服務促進客戶的國際貿易活動;第二是全球性的調動信息、人力、財力等資源和客戶共同努力,從而創建新的業務、新的公司、新的產業。三井物產的發展成功之道在于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科學的組織機構與管理體現。三井物產百年發展以來人力資源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很多企業學習,我們將通過采訪著名產業經濟學家白益民先生詳細解析三井物產的人力資源戰略。
供需快速反饋決策高度集中
三井物產的人本管理
三井物產的管理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人為本管理,在人力調配最優化、工作效能最優化、人的積極性激勵、參與管理最優化4個方面貫穿以人為本管理。白益民表示,三井物產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成功地運用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種管理理念在三井物產中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人力資源在企業內部的均衡與平等,企業領導的權力不是壓倒一切的,中下層也有很大的發言權,員工之間的薪酬等級比較小,與其他國家的企業差異化明顯有所區別;
靈活的職務和員工協作能力,不僅三井物產,在整個日本企業中,很多沒有明確責任的工作職責領域都是根據情況由不同的員工協調進行,通過相互合作,靈活的采取方式去解決,使整個企業形成統一整體,這也是企業文化的體現;
內部晉升機制與招聘問題,三井物產在招聘中,一般都是招聘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經驗少的求職者,在企業內部,通過不斷地培養和學習,使得員工從底層逐步往上晉升,因此,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明顯傾向于企業內部,員工的忠誠度和職業發展都得到了保證。白益民介紹,三井物產采取繼續教育、崗位輪換、情報共享、職工參與管理等制度措施,不斷向企業員工輸送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讓他們參與各種不同工作崗位的實踐,不斷得到鍛煉,使之成為能夠高度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經營需要的人才。這正是三井物產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迅速轉變經營方向,采取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贏得市場主動權的奧秘所在。
信息全球化情報網絡化
“情報三井”
三井物產進行商品交易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信息全球化、情報網絡化、決策高度集中、供需快速反饋,情報的收集和回報對于三井物產來說最為重要。因為,即使在很遙遠的地方發生的危機都可能對商品價格產生深刻的、直接的影響。如果說三井物產在海外成立眾多子公司和合資公司是在完成戰略布局,那么三井物產的情報力量就讓一盤棋頓時被激活。“三井物產的情報能力能媲美中央情報局。”白益民說。
三井物產始終重視情報人員的培養教育工作,把人才視為決定性因素、最寶貴的資源。這些人才大體上有兩類:一類是擁有專業商品知識和貿易技能的人才,一般是日本人;另一類是擁有豐富人脈資源,類似于“敲門磚”式的人才,這類人一般是當地人。但也有些高級人才是“專業”和“人脈”兩種功能都具備的。這些人都是非常專業的人才,他們懂得在信息的海洋里揀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因此,三井物產在全球建立起來的國際化的人脈網絡仍然是最有價值的情報平臺。不僅如此,三井物產情報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重視對全體員工的情報教育。三井招聘來的工作人員都要接受三年的包括情報技能在內的崗位培訓,以及搜集情報訓練。凡駐海外辦事處人員大都有搜集情報的任務。在搜集情報方面,三井物產不僅有專職的情報人員,而且注重營造一種人人抓信息的氛圍,讓每個職員都成為企業的信息員。白益民稱,對于外籍職員,企業要求每次出差必須發報告,而日本職員則只要在睡覺前將當天的報告提交上去即可。但是日本實際上實行的是師父帶徒弟的模式,因此這種每天將自己所得的信息與人進行溝通的習慣的建立靠的不是制度,而是一代代在新舊交替中的傳承。
“終身雇傭”
與歐美企業相比,為什么日本的技術轉化能力如此之強?
白益民稱,這與日本財團企業實施年功序列制和終身雇傭制不無關系。循序漸進而不以功越級,此謂“年功序列”。員工從入職到退休不會被中途解雇,此謂“終身雇傭”。企業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而一個新產品的開發或一種新生產模式的培育,總要花上十年八年。不搞終身雇傭制的話,工程師既會因生活不穩定而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業也會因工程師頻繁流動而形不成技術積累。終身雇傭制的好處,在于人與人通過長期合作達成默契,能夠不斷創建和分享組織的隱性知識。在企業與人的關系上,企業依靠員工的主要手段是對其員工終身雇傭,并隨年齡增長給予相應的地位和待遇,允許并鼓勵成員積極參與企業事務;同時,員工對企業應盡忠,對企業應服從,使自己和企業融為一體,必要時為企業犧牲自己的利益。
日本傳統文化中的許多東西,是直接從中國移植過去的。特別是儒家的倫理文化,至今是日本文化傳統的重要構成要素。它形成了日本企業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西方個人至上,它強調群體意識,強調以人為本作為企業管理的出發點。日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日本企業管理的精華和最富有特色的內容之一,這一經驗,對我國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