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兩年來,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的90后員工越來越多。90后員工個性比較突出,而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的工作重復性高、比較枯燥、工作和生活條件較一般,一些90后員工心理反差較大,造成怠工或者離職。90后將成為未來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企業應積極地進行應對,有效地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符合員工需求的激勵措施,留住這些員工,并幫助他們實現個人的職業成長。
90后已越來越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角,尤其是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伴隨90后勞動力大軍的到來,企業發現90后員工有許多獨有的、難以管理的特點,他們個性突出、對工作的要求較高、服從意識差、紀律性不強、自身定位過高,同時他們很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特別需要理解和尊重……這些與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作相對較單調、要求高度標準化和服從性的特點產生了較大沖突。在沖突發生后,90后員工往往選擇離職,這讓企業的培訓投入與產出難成正比。怎樣留住并且激勵90后員工成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普遍難題。一些企業由于沒有好的方法來激勵90后員工,盡量去招募30歲左右已成家立業的人士,而不用90后員工。但90后將成為未來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被動地逃避這一問題將為企業埋下一枚不定時炸彈。勞動密集型企業應主動去適應90后的特點,重視他們的發展需求,從多個層面做出有效地調整,更多地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勞動密集型企業90后員工特點
為了對90后員工進行更好的激勵,勞動密集型企業首先要對90后員工的特點有很好的理解。如果不了解他們獨有的特點,很難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個性張揚
90后員工學習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思想束縛少,和80后、70后相比,他們有更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更加樂觀,個性鮮明。同時,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作的90后員工,大多在讀書時因為成績不突出,沒有得到特別的重視和偏愛,因而在生活上往往通過另類行為來引起周圍人的關注。當他們步入職場后,也會通過另類的行為去表現自己,以期獲得領導和同事的注意,他們并不按照常規出牌,甚至故意破壞。
對工作的要求更高
90后員工對工作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薪酬水平,他們關注工作環境、個人的時間、企業的管理風格和個人實現等問題。90后員工追求快樂和自由,思想多變,難以管理,如果不喜歡企業的環境或者工作的環境,他們會較輕易地選擇離職。較80后、70后,他們對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優勢之一是勞動力成本優勢,因此,企業為員工提供的住宿和餐飲條件通常一般。但90 后員工不僅要求住宿寬敞明亮、伙食較好,同時還希望有一定的娛樂設施,如籃球場、網吧等。
擁有更多的私人時間:90后員工和他們的父輩不同,他們要求更多的私人時間,不再愿為了賺錢犧牲自己的時間,更不愿為了加班費而加班。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勞動密集型企業嚴格的、甚至是軍事化的管理,對90后員工已不再適用。他們期待平等的溝通氛圍和較寬松的、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90后員工更期待自我實現,進入企業后,希望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由于目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期以及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形式相對比較簡單和單一。90 后員工往往渴望有所成就,強烈期望得到社會的認可,熱衷于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不愿從事單一的重復性勞動。90后員工自我實現的追求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特性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帶來了管理上的難題。
無法迅速完成角色轉換
無法適應從以自我為中心到團隊合作的轉變:現在的90后員工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寵愛,形成了萬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到了企業中后,他們突然發現自己是那么普通,并不被關注,需要遵守嚴格的勞動紀律,需要和其他員工進行密切的團隊合作。突然的變化令很多90后感到很不適應,他們變得敏感與計較,心理問題由此產生了。
◆ 無法適應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90后員工在家庭中是個孩子,經濟和生活都靠父母,長期以來形成了依賴的習慣。當他們進入企業后,必須迅速從一個孩子變成一個能夠獨立完成工作的社會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完全獨立。這種轉變對90后來講非常之快,幾乎沒有任何的緩沖期。面對如此突然的角色轉,90后員工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嚴重的甚至會懈怠工作或選擇離職。
面對個性鮮明的90后員工,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員工激勵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目前勞動密集型企業中90后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凝聚力低,流動率居高不下。
基層管理者缺乏相關
管理經驗
勞動密集型企業中與90后員工接觸最多的為工作現場的基層管理者。
目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基層管理者多為80后和70后,且以80后為主力。70后、80后和90后的思想有很大的差異性,且80后和70后的管理風格也不相同。于是三代人,三種思維方式及兩種管理風格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相互碰撞,產生了很大的對抗和矛盾。
企業文化建設薄弱
目前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從事的是產品加工業,市場訂單是其生存的命脈。因此,很多企業都只一味關注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時完成產量,以達成客戶的交期,而忽略了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為90后提供他們期望的人性化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個人發展平臺。此外,勞動密集型企業通常都有關鍵績效指標,每日甚至每時的工作量都被進行了量化,機械化的工作方式和考核方式束縛了90后員工的個性發揮,讓他們倍感壓抑。
激勵形式單一
對于90后員工來講,單純的物質激勵無法對他們起到足夠的激勵作用。他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工資,也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得到認可、尊重,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目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激勵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是物質激勵,因此對90后員工的激勵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激勵不力,問題層出
引入人本管理制度,激勵“新一代”員工
面對90后員工的激勵困境,勞動密集型企業要積極地尋求解決之道。由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特點,建立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和作業方法等科學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有助于員工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目標設置科學化的基礎上,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更多地引入人本管理方法,變家長式管理為人性化管理,變被動式管理為參與式管理,以滿足90后“新一代”員工的個人發展的需求,幫助他們順利實現身份的轉變。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激勵是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重要激勵方式。90后員工有較高的自我成就追求,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他們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企業中未來的發展軌跡,明確自己的能力提升需求,讓員工產生受重視的感覺,更有目標和動力去努力工作。與職業生涯規劃制度相匹配,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健全內部職業發展軌道和晉升機制,并且為90后員工提供豐富的培訓或者其他學習機會,注重培訓課程的內容實用性和互動性,幫助他們提升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
搭建人際關系網絡
90后員工對人際支持的要求普遍較高,工作場所中良好的人際關系對90后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員工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晚會及外出郊游活動等),營造學習氛圍(建立師徒制,舉行技能比賽等)等來加強團隊建設,給員工相互認識和交流的機會。還可通過舉行員工生日聚餐等方式使員工感受到公司和團隊對他們的關愛。由此增強90后員工的歸屬感,提高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離職率。
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
90后員工普遍希望擁有較好的工作環境和合理的工作時間。引入先進技術和生產設備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減輕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員工的勞動量和身心壓力,從而使他們能更快樂地工作。另一方面,90后員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較強,先進的設備和操作技術可以激發其學習積極性,促使其更主動地進行工作。
提高管理者技能
90后員工從小的家庭氛圍導致其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為了更好地管理、激勵90后員工,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基層管理者必須理智成熟、善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很好的應變能力,并且具有很好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善于傾聽和引導。為幫助基層管理者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企業應為他們開設相應的管理培訓課程。
開展個性激勵
90后員工更為關注自己的個性發揮和個人成長。為此,勞動密集型企業應關注他們在這些方面的需求,開展針對其個性和能力發揮的激勵,例如可以舉辦各種文娛活動以給具有相應專長和愛好的員工提供發揮空間,也可舉辦技能比賽以激勵員工的技術專長,還可以定期舉辦各種技能分享會。
建立多種溝通渠道
勞動密集型企業必須建立多種溝通渠道來收集90后員工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并在此基礎上對激勵制度做出調整。
◆ 利用網絡技術建立各類信息交流渠道
網絡是 90后員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者必須進入90后員工的世界,利用他們的溝通方式和他們進行溝通。可以建立QQ群和企業內部BBS,向員工傳達相關信息,給員工提供更加靈活和便捷的交流平臺。
◆ 傳統的交流渠道
●意見箱:意見箱是傳統的交流手段,員工可以將意見或者問題寫出來投遞到意見箱中。意見箱的優勢是可以匿名發表意見,并且能夠減少傳遞時間。
●員工代表:員工代表是員工和公司溝通的紐帶,他們可將員工的心聲更準確地傳遞給公司,同時也可以將公司的政策很好地向員工詮釋。
●員工滿意度調查: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結果可以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還有助于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勞動密集型企業必須重視員工滿意度調查,將其作為與90后員工交流的重要渠道。
90后員工雖然有其缺點但也有許多明顯的優點,如思維活躍、創造力強等。在管理、激勵90后員工的過程中,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者切忌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應充分肯定他們的長處,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在需求,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引導90后員工發揮優點、規避缺點,對其進行有效的激勵,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對企業忠誠度,使他們成為企業真正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