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
作者:【美】胡迪·利普森 梅爾芭·庫曼
譯者:賽迪研究院專家組
定價:49.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3D打印業界進入了高度活躍期,與3D打印相關的新聞和概念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開始了解3D打印。事實上,3D打印技術和3D打印機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
2008年9月,我作為國家公派博士研究生在美國紐約州康奈爾大學胡迪·利普森教授的實驗室求學時就第一次看到并使用了3D打印機。那是一臺和家用冰箱外形相似的神奇機器,它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將計算機中一個三維模型變為我手中實實在在的零件,我當時的驚奇與感嘆可想而知。在那時,利普森教授和學生們已經在頻繁使用實驗室中昂貴的工業級3D打印機制造各種機器人零部件了,雖然那時3D打印機所用的材料價格并不便宜。與此同時,利普森教授團隊的開源桌面3D打印機Fab@Home、生物材料3D打印機以及多材料混合3D打印等項目也成果頗豐。
由利普森教授和庫曼女士合著的關于3D打印的新書《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為讀者描述了3D打印的技術原理、歷史和現狀、廣泛應用、未來前景以及困難與挑戰。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了解這本書所涵蓋的內容:
第一,3D打印已蔓延至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第二,3D打印將波及各行各業;第三,3D打印催生眾多新機會,同時也帶來很多新挑戰;第四,3D打印將改變現有產業結構,沖擊中國經濟模式。
坦白地講, 3D打印技術將會給中國產業經濟帶來一些直接的負面影響。首先,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隨著中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上漲,基于3D打印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全球云制造模式將體現出更廉價、更快捷并且更綠色環保的優勢,這將極有可能取代現有的中國制造模式。其次,3D打印的廣泛應用使得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都可以在企業內部進行,這將使研發周期縮短并且很好地保護了設計方案。然而,對于大量依靠模仿而生存且缺乏原創設計力量的中國微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國北京、西安、成都和武漢等城市,政府已經陸續開始著手對3D打印相關產業進行布局和規劃,從設備研發、軟件設計、材料制備和技術服務等眾多環節全面鼓勵發展3D打印產業。希望中國能夠把握此次制造業轉型改革機遇,成為世界3D打印產業強國。
總的來看,利普森教授和庫曼女士的這本新書非常及時、全面地總結和分析了3D打印領域的主要話題,并且描繪了眾多非常引人入勝的應用前景和產業機會,使我們相信3D打印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思考方式都會為之改變,世界經濟產業格局也將受其影響。作者和譯者努力使這本書的語言淺顯易懂、敘事簡單風趣,因此對于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讀者來說,如果你對3D打印感興趣,此書可謂上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