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給你讓座,你到我這邊,我給你讓座!
——南京公車司機陳師傅按了“請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提示后依然無人動,他離開座位對孕婦如是說。
低電價對窮人是不利的,受惠的是富人,因為目前國家是拿出錢來補貼居民用電的,而窮人用電少,富人用電多。
——針對“低電價”,近日工程院院士李立涅語出驚人。
所謂“防小三險”,其實是保險公司的商業噱頭,商家從普遍存在的婚姻危機中看到了商機,抓住了人們渴望穩定的心理,但其目標是盈利而不是單純地保障婚姻穩定,因此產品的主要出發點也是經濟利益,而不是社會效益。
——一款被戲稱為“防小三險”的保險產品在網上引起熱議。這款由某保險有限公司針對已婚夫婦推出的保險產品規定,丈夫投保妻子受益,在投保時約定好保單的權益劃分比例,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保存這筆資金。若夫婦在投保后婚姻破裂,妻子一方將獲得60%以上的權益份額,丈夫則持有剩余部分。
現在社會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敢做“出頭鳥”的人太少了。所謂公民,應該是權利和義務的結合體,但現在,放棄權利倒成了一種社會常態。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申請公開“表哥”楊達才工資的三峽大學經管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大二學生劉艷峰認為,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不要總把讓社會變好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法律賦予的權利,應該是用自己的行動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社會狀況。
到殯儀館看一眼死去的父母,還要交20元的“探視費”。
——據《楚天金報》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女生沈潔的父母在打工途中出車禍身亡,而擔全責的肇事司機目前尚無經濟能力賠償,舉目無親的她去殯儀館看父母時竟有如此遭遇。
男童智力發育普遍晚于女童兩年左右,因此全國統一規定男女兒童7周歲入學違反教育規律。建議女童可在6至7歲入學,男童可在7至8歲入學。
——北京大學教授吳必虎的這番言論引起爭議。
我買了一些豆腐渣存在家里,要是不解決,我就天天送,明天我還送。
——浙江余姚市民楊小新因六年前新建廠房出現質量問題給市住建局送豆腐渣。
工作十幾年來,連自家伢也不敢抱。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每天凌晨,環衛工人們就已開始忙碌。從4點到7點前,每天清掃、清運垃圾近7000噸。一名清運工說,每天他都要洗澡,但“垃圾味道”怎么也洗不掉。
中國的老百姓最恨的是“貪官”,可他們心底最羨慕的也是“官”,如此矛盾的價值觀正是官本位文化的千年杰作。
——據《人民論壇》報道,在一項調查中,有53.8%的人對于做官的親友同事以職位稱呼,40.1%的人見周圍人做了官,自己也想去做官。對于這種情況,有專家這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