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7屆臺灣電視金鐘獎頒獎禮現場,憑借央視春晚一炮走紅的劉謙上臺表演魔術,這次他沒有收獲掌聲,反而遭到了眾多臺灣網友的炮轟,稱他不僅沒有在舞臺上“見證奇跡”,還收了太高的出場費。
對此,劉謙回應:“表演結束了就結束了,雖然希望大家喜歡,但對得起自己就夠了,網友怎么說并不重要。”不過,對于出場費問題,劉謙的經紀人有話說:“劉謙非常傷心,他難得回臺表演,酬勞只有10萬新臺幣(約2萬人民幣),而內地商演的酬勞是281萬新臺幣(約60萬人民幣)。”隨后,有魔術界人士紛紛爆料:“劉謙現在走紅大陸,根本不把臺灣當一回事。”“這種魔術給我8000元就能做到,他收那么多錢表演這個,誠意不夠。”
雖然劉謙是在臺灣表演魔術引起爭議,但有讀者注意到,劉謙在臺灣和大陸的出場費竟然相差30倍,而這并非孤例,實際上,近年來,有眾多港臺演員來內地天價淘金。
為什么劉謙在臺灣遭到炮轟,在內地卻賺大錢耍大牌?一位電視臺的宣傳人員表示,內地的電視臺和制作方在很多方面都會選擇遷就港臺藝人。他舉了一個例子:“某電視臺舉辦的一檔娛樂節目,每期都要邀請一個知名港臺藝人擔任表演嘉賓,經常被對方開天價。香港歌手許志安就在同鄭秀文鬧情變時坐地起價,他在香港的出場費是8萬塊錢左右,來到內地后一下子漲了十幾倍。這還不算,在開發布會時,許志安還臨時取消了采訪環節,讓媒體苦等了8個小時,臉都沒露一下。”
劉謙自2009年在央視春晚上一炮走紅后,耍大牌的報道開始見諸報端和網絡。2009年,安徽衛視稱他們將劉謙從臺灣請到大陸,并專門為他開設了魔術類節目,但劉謙在上春晚后,卻“過河拆橋”,跑到湖南衛視去做節目。之后,上海媒體也有報道稱劉謙為了睡午覺私自將發布會推遲了近3個小時,讓媒體苦苦等候不說,出現以后還幾度擺出“黑臉”,讓現場氣氛尷尬。
因為港臺藝人的身份特殊,內地不少制作方認為,把港臺藝人或海外藝人請到自己的劇集或者欄目中來,能顯示出自身氣質的“洋氣”、檔次的“高端”和實力的“雄厚”。為了照顧好港臺藝人,不少制作方會動用一切儲備資源來盡量滿足明星們的要求——坐專屬房車、住總統套房、只接受一線媒體采訪和臨時索要出場費等。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一業內人士稱,比如鐘欣桐,因為桃色事件導致人氣下滑,香港幾乎沒人關心她,但一來內地,還是能拿到一集15萬的高片酬。還有港媒曾諷刺過余詩曼和胡杏兒,說她們在TVB時拿不到2萬塊的月薪,來內地轉一圈拍兩部爛作品,回去就能在香港買幾套房子。
另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港臺明星天價現象做出評論:“這就是慣出來的毛病。第一,內地制作方給出的待遇和薪酬確實比港臺地區好,所以無形中讓不少早已‘過氣’的明星再次感受到巨星待遇,從而漫天要價。第二,一些港臺前輩級藝人來內地工作,聽說不少新人的報價都比自己高了,為了不讓自己丟面子,同樣會提高身價。還有一種,就是港臺的制作團隊,他們一起組團來內地接戲做活動,在他們眼里,這是‘有錢大家一起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