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任命的委員正在開戰一場全國性辯論,這一政府資助的辯論可能會將法國的能源體系由核能轉型為可再生能源。這一轉變引人關注,因為法國一直對核能進行大量投資:法國的核能產量在全球僅次于美國,全國電力的四分之三以上來自于核反應堆,這一比例高于任何其他國家。
據能源專家預計,在短期內,該進展對法國和全球市場的影響有限。法國對核能的依賴度很高,因此不會像德國一樣迅速淘汰核反應堆。法國一度被視為美國核復興的典范,但現在已經失去了在全球競爭者中的領先地位?!叭蚝藬U張的最新領導者是中國和韓國?!甭槭±砉W院核科學與工程教授安德魯·卡達克(Andrew Kadak)如是說。卡達克等專家還預測說,從長期來看,法國如果在未來放棄核能,將會嚴重影響全球核研發。
奧朗德在去年競選期間稱,截止到2025年,法國要把核能在電力供應的比例下調至50%。如果全國性辯論對這一大規模削減予以確認,那么國有公用事業單位法國電力公司(EDF)計劃于2016年在諾曼底啟用的新反應堆將可能會成為最后一個反應堆。
“法國減少對核能的支持必然會對核電的聲譽造成打擊,”杜克大學全球變化中心(Duke University’s Center on Global Change)技術政策專家楊啟仁(Chi-Jen Yang)說。然而,楊啟仁、卡達克和其他專家都同意,最大的輸家將是法國,因為該國的技術出口能力可能會被削弱,出口技術指的是法國核能技術公司阿海琺(Areva)的第三代歐洲壓水堆,也是法國電力公司正在使用的設計。
阿海琺公司正使用這個新設計在芬蘭建設一座核電廠,并參與全球招標,希望建造更多核電廠,包括為芬蘭修建第二座核電廠。法國電力公司正在中國修建兩個類似的核電廠,并提出要在美國和英國等國的電廠項目中使用這項技術。
法國正努力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核電市場找到立足點。楊啟仁認為,法國可能已經失去了中國市場,市場已被西屋公司和其第三代APl000反應堆占據,中國現有四個這樣的反應堆在建。西屋幾年前同意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分享其技術,而法國還沒有采取這種做法。
專家認為,雖然在反應堆市場上的地位已經出現下滑,但是法國仍然是發展新進核能技術的主要力量,這些技術在未來數十年內都會發揮作用。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相當于美國能源部——每年出資15億歐元(20億美元)用于“未來核技術”的研發。與此相比,美國國會2011年提供給能源部的8.85億美元的核能開發費用相形見絀。
如果法國減少對核能的整體投入,那么包括能力在內的投資成果將會不復存在??ㄟ_克提到法國將乏燃料后處理技術進行工業化的能力,世界最終可能需要這一技術對核廢料進行管理?!帮@然,法國在這一領域是領先國家,”卡達克說。如果法國減少投入,那么再加工開發將會“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沖擊,我們的核燃料循環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伯頓里克里特(Burton Richter)是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以及阿?,m美國子公司的前董事會成員。他認為,在研發所謂的第四代反應堆方面,法國的能源機構一直“比美國的實驗室更有效”。這些先進的反應堆可以通過對未濃縮的鈾進行照射和轉化,進而“培育”自己的燃料。其他的設計可以分解廢核燃料。
法國的能源辯論定于今年7月結束,政府預計會在10月草擬法例、建議立法。反核人士稱他們獲得輿情支持,他們引用了綠色和平組織去年委托進行的調查,其中80%的受訪者贊成“法國過分依賴核能”這一說法。
對此,核能支持者予以反駁,他們認為這次辯論會使法國重返核能,因為國內對就業狀況的擔憂日益增長。另外,法國汽車制造非常支持電動車技術,而沒有法國的反應堆,這些車輛很難使用低碳能源充電。
“法國政府正在進行調研,看看是否可以對運輸和核能的其他環節進行電氣化,這意味著將來會出現電力需求的大幅增長,”麻省理工學院核燃料循環項目(MIT Nuclear Fuel Cycle Project)研究科學家兼執行董事查爾斯·福斯伯格(Charles Forsberg)說。
福斯伯格認為,核電和可再生能源可能都會成為最終的贏家:“到最后,法國可能會迎來核能的緩慢發展,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加速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