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為了刺激經濟,美國再度進行貨幣量化寬松,推出新一輪債券購買計劃(QE4)以刺激經濟,預計2013年將購買1.02萬億美元長期債券。
日本政府也緊跟美國的腳步推出了貨幣寬松政策,截止去年12月底,日本央行已經將購買資產計劃推到了第11輪,被市場稱為“QEII”,量化寬松的總體規模也達到了101萬億日元。此外,在今年1月22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還發表聲明,為了擺脫通貨緊縮和促進經濟發展,將從2014年開始實施每月定期購入資產的“無限期”貨幣寬松措施,并制定2%的通脹目標。
歐洲央行也在2月7日發布的會議決議中再度將基準利率維持在了0.75%的水平不變,并有考慮再度降息的預期。
對于全球幾大經濟體相繼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各國經濟學家也是熱議紛紛,專家普遍認為,全球性的貨幣寬松將造成各國匯率的劇烈變動,貨幣的競相貶值有可能導致貨幣戰爭的爆發。
寬松政策短期難退出
各國的寬松政策何時結束也是各國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不過,從目前美歐日等國的經濟形勢來看,經濟學家們的共識是寬松政策不會在短期內退出。
高盛首席經濟分析師哈哲思表示,“美聯儲將量化寬松政策與失業率掛鉤,預料今年失業率改善進度緩慢,2014年進度會較快,但起碼要至明年底,才有機會降至7%這一預期目標。因此,相信美國量寬政策至少延續至明年下半年,目前美國每月買債850億美元規模將不變。而美國通脹,料至明年仍維持1.4%水平,明顯低於聯儲局的限度。至於歐央行會否加碼推量寬,則要視乎經濟改善進度?!?/p>
日本的經濟前景也決定了日本寬松政策還將延續。日本央行指出,隨著海外經濟走向復蘇,日本經濟在徘徊一段時間后將重返溫和復蘇軌道。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同比呈現負增長后將回到0%的程度,擺脫通縮仍需要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國家對于量化寬松的反對力度并不大。1月15日,為期兩天的二十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G20)在莫斯科舉行,各國財長就近期全球市場是否應把匯率當做貨幣政策目標展開了激烈爭論,而日元則成為了核心議題。不過,G20會議閉幕后發布的公報內容卻回避了對具體國家貨幣政策的批評,只表示應讓市場決定匯率體制,堅決抵制競爭性貶值。還有部分部分發達經濟體的財長表示,不會干預日本刺激本國經濟的計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認為,貨幣戰爭之說有些夸張。當前的事實是,歐元升值了,日元貶值了,但這是歐元區良好政策以及日本放松貨幣政策的結果。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試圖化解外界對于美國貨幣政策導致美元不斷貶值的擔憂。他表示同意拉加德的說法,并補充稱美國是在利用國內政策工具來推進國內目標。
有外媒指出,G20會議似乎正在淡化人們對匯率戰的擔憂。對沖基金尚勢公司的投資總監鄧維也認為,G20聲明暗示了貨幣貶值的進程可以處于有序的狀態之中進行,從某種程度上默許了日本的做法。
業內人士預計,G20承諾將避免競爭性貶值的聲明有可能成為一紙“空文”,發達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其它國家的負面溢出效應在所難免。
新興市場應提高警惕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G20會議上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形勢變化,要求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注意其貨幣政策的外溢性,即主要發達國家實施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幾次經濟危機反復證明,越是危機嚴重的時候,美國的國債就越保值,因此美聯儲在量化寬松上有恃無恐?!敝袊鐣茖W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孫杰表示,美聯儲釋放出的大量流動性將導致其它國家央行被迫加入量化寬松的行列,以避免本國貨幣過快升值。“未來甚至會出現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貨幣戰爭,并助推新一輪貿易戰?!?/p>
事實上,不良影響早已出現,美國的QE會對持有高額美元資產的國家帶來嚴重損失,并有可能將其國內的經濟災難轉嫁出去,讓新興市場國家承擔風險。例如韓國央行在美日等重要貿易伙伴貨幣貶值的壓力下,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下調基準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泰國央行也面臨如何管理價值2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巨大挑戰,美歐的量化寬松政策可能使泰國的外匯儲備大幅縮水。
不少分析人士明確指出,無序的量化寬松對于不具有儲備貨幣發行國地位的新興經濟體損害尤其巨大,量化寬松若長期持續,后果將是造成市場劇烈波動,推高風險溢價,到時候沒人會是贏家。
智利財政部長費利佩-拉臘因在日前指出,貨幣戰爭是一場“零和”游戲,量化寬松導致的絕大部分匯率調整成本要由一些發展中國家來承受,這是發達國家奉行的“以鄰為壑”政策在真實世界中造成的后果。
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勛還指出,世界其它地區奉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還可能危及歐元區?!叭绻毡境晒Φ貙崿F了日元進一步貶值,美國繼續印鈔,英國央行在短期內不再追求價格穩定,而奉行一種新的促增長戰略,那么風險就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去年在穩定歐元區貨幣體系方面取得的成就將功虧一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