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股市和房市前兩者并列作為世界三大投資門類之一的藝術品市場,在經歷2011年的火爆和2012年的調整之后,今年是否會迎來轉機?對此,北京華辰拍賣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表示,“現在很多人看好中國今年經濟的發展,這對中國藝術市場是好事。”
北京永樂拍賣行總經理董軍表示,前幾年藝術品的價格相對虛高,市場下滑在預料之中。市場低迷,從一個側面也說明藝術品的價格正在回歸理性。
此外,上海道明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魯飛飛也表示,十分看好今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重要的是,今年將會迎來中國嘉德20周年與香港蘇富比40周年,兩家拍賣行在國內外主導面都較大,它們在今年的春秋兩季拍賣將會成為重頭戲。
中國的藝術市場向來不易預測,主要原因是中國買家難以捉摸的消費模式、市場地域差異大等等其他因素。綜合各方觀點,我們認為2013年將會有五大趨勢變得更明顯易見:信心的提升、市場成熟化、持續購買的動機、投機買家減少而真正的收藏家增多、及絕佳作品的短缺所造成的價格波動。
信心的提升
新的年度,中國藝術市場因為景氣好轉以及政府“有可能”放松當今對藝術品進口關稅的嚴厲措施,而使得整體環境將會有顯著的提升,也相對強化收藏家的信心,而今年將完工的北京自由港,將可望進一步改善藝術品進口系統,并鼓勵買家帶回他們于境外拍賣會所購得的作品(以往由于藝術極品較常出現在海外,如:倫敦、紐約和香港等地都是中國買家購買當代藝術作品的幾個必訪地點),此舉對收藏或運作中國當代藝術及古董的收藏家而言將是一大樂事。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的拍賣會越來越清楚哪些是認真看待藝術收藏的中國買家,不再只是單純知道一件作品的價格。
市場成熟化
狂熱拍賣行為的減少象征著中國藝術市場的成熟,幾個歐美拍賣行現已要求預付訂金以制止得標者拒付款項,遏止投機炒作行為,但長期來看將對中國藝術拍賣市場帶來益處,避免藝術家及劣質的作品被炒作而充斥市場,并帶來藝術泡沫化。
新季度有望回轉
在外部經濟環境和持續流動資金緊張影響下,2012年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規模同比去年下降了31.23%。但這一現象有望在2013年好轉。目前,已經連續7個季度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逐漸顯現出回暖的跡象,這對2013年的藝術品市場而言無疑是有利因素。不過,無論是實體經濟回暖,還是貨幣緊縮環境緩和,均存在一定的滯后期才會對藝術品市場產生實質影響。結合目前大額藝術品投資性資金和機構投資者所面臨的困境,我們預計2013年上半年藝術品市場將繼續調整態勢,下半年市場環境應會有所改善。但藝術品拍賣市場能否回暖,將更多取決于拍賣公司的征集能力和挖掘市場需求的能力。無疑,藝術品市場也將從價格調整走向結構調整的階段。
持續購買的動機
此外,因為幾項基本要素構成中國富裕的藝術買家仍舊活躍:如較少的資產投資項目選擇、人民幣的上升、流動性資產的需求以及通貨膨脹的威脅等等,我們將可預期于今年看到一個興旺的中國藝術市場(特別在當代藝術上),海灣通訊社(Gulf News)于最近的報道指出,經濟觀察家認為超富裕階級一特別在新興國家中,將會在今年更投入于拍賣市場。據報道指出:“藝術是個很有潛力的投資項目,尤其當今世界各地正發生的超負荷金融政策,它可能可以抵抗由此產生的激烈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加上藝術投資和其他資產項目的低關聯性,投資者可以較安心地投資他們的金錢在這里。”歷史上也常常可見那些杰出的藝術極品維持驚人的穩定價值,中國買家對那些最好和最具價值的作品及古董將保持濃厚興趣。
投機買家減少而真正的收藏家增多
中國收藏家朱紹良最近指出,任何低估今年中國藝術市場的表現之預測皆不大可能發生,原因是主要買家或收藏家購買藝術極品的興趣并沒有絲毫降低。朱紹良說:“他們的收藏行為不會因為當前的經濟走勢而受影響,如果一件好的物品出現了,他們絕對會感興趣。我們現在在拍賣會上看到的一些中低品質的作品,都是來自那些投初,買家或投資者的胡亂炒作。”
如果,如同我們預期,今年真正的收藏家增多,無論是打算投資于高品質作品以預防通貨膨脹、成立私人博物館或分散投資風險,對不管是中國或甚至是全球的拍賣行而言,2013年將可能是成績轉好的一年。
絕佳作品的短缺
能否征集到好作品,向來是拍賣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而我們預計2013年遇到的最大問題恰恰仍然是作品征集困難。為了應對國內藏品“缺貨”的問題,國內幾大拍賣行業巨頭紛紛赴海外征集。
“賣家惜售是今年征集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華辰拍賣相關負責人表示,造成賣家惜售的原因,除了市場資金短缺,賣家認為現在不是出手的時候外,有一些買家拖欠拍品款的情況比較嚴重,賣家不愿意再提供新的拍品。
據國內一項統計顯示,去年各種拍賣中,千萬元以上的拍品,沒有交付的達到50%。業內人士表示,基于目前藝術品市場的困境,拍賣行就要拼市場、拼精品,而不是拼數量。目前拍賣行業中拍品征集難、拖欠、流拍率高已成為新的問題,但最根本的還是價格適中的好東西少,也就是說“藝價比”高的拍品少,使得市場熱情被壓抑了。
此外,據全球兩大拍賣行蘇富比及佳士得的觀察,難以取得杰出藝術家的上等作品以吸引買家,是去年買家人數降低的一個原因,特別是那些在中國古典藝術、現代藝術及當代藝術上表現亮眼的藝術家,其高品質且在市場上流通的作品數量正逐年減少,導致每件作品單價不斷高漲。
然而,與那些知名的西方藝術家相比,中國藝術家底價仍相對偏低,卻極具市場潛力。搠開中國現代畫家如張大干或齊白石作品的驚人價格,中國買家現也試圖推高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價碼,使這些中國杰出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價格能達到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國際化是新希望所在
藝術品市場除了需要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鼓勵,和自身的規范、自覺以外,國際化也是必由之途。對此,香港共同藝術基金執行董事、藝術總監王凱表示,“他們前年去了巴黎,與歷史悠久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負責人會面,一起學習和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國際化和國際平臺,使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能夠脫穎而出,這是我們探討的主題。也曾與法國里昂雙年展策展人共同探討如何讓國際間優秀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更為頻繁地交流互動,把國際上的好東西引進來,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藝術品基金需要國際化,需要一個更廣闊的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