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兌付風險”不絕于耳,但不妨礙它繼續火暴發行、“秒殺”式的搶購,在理財師的嘴里,它幾乎是“最好的理財產品”,收益高且穩定,誰與爭鋒?唯一的問題也許是100萬的高門檻,但現在沒有百萬,也能買信托,TOT信托產品讓普通投資者也能以“小錢”曲線投資信托,但投資后實際的收益與風險又如何?
預期收益回升
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2013年第1季度集合信托產品發行量環比下降92款至776款,但發行數量仍然遠高于2012年前3季度。發行火暴的根源無非是“固定”而撩人的預期收益率,以主流投資領域2年期產品為例,房地產、工商企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上漲至10.02%、9.56%、9.63%,收益基本回到了2012年年初的水平。
普益財富的分析師向記者透露,由于預期收益的回升使得近期信托產品持續升溫,很多信托公司對外公布的起點是100萬,但是在實際操作中,100萬基本買不到什么。
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同時給排名靠前的十家信托公司打了電話,工作人員都會告訴記者,信托投資的起點是100萬和300萬,但當記者表示有購買意向,詢問100萬的產品情況時,對方則告訴記者,目前100萬的產品很難買到,建議如果資金量充足,不妨考慮300萬起購的產品。當記者進一步表示資金量不足時,部分信托公司則告訴記者還可以購買起點在30萬的投資組合類信托產品,或稱TOT,“信托中的信托”。
目前市場上發行TOT產品比較多的信托公司,比如信托的匯利系列、金豐系列,期限一年,收益率一般在8.5%-9%,一般成立規模在2000萬元至5000萬元。再比如中航信托的天富系列,預期收益同樣在8.5%-9%,期限18個月,規模一般在1000萬元至3000萬元之間。
申購門檻低
“信托中的信托”即TOT產品。這類產品主要是通過一個信托計劃認購另一個或多個信托計劃,由于不需要專門對接某個實體項目,募資額不用過高,很多是兩三千萬即可成立,因此門檻可低至50萬,有的甚至是30萬元。
4月初,一款名為“中鐵信托-金豐1304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信托產品成立,與起點動輒百萬元以上的其他信托產品不同,該產品認購門檻只有50萬元。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認購金額起點在100萬元以下的信托產品并不少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末,國內各信托公司在今年總共發行信托理財產品897款,認購金額起點在100萬元以下的信托產品有39款,占發行總量的4.35%。其中,有9款認購起點不足50萬元,2月成立的“鎮江新區經發信托”的認購金額起點僅30萬元。
然而,低門檻信托產品卻依舊保持著相對高位的收益預期,39款相關產品中有31款給出了明確的預期收益率,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了8.35%。
啟元財富投資分析總監汪鵬告訴記者,此前的TOT產品以投向股市的私募基金類居多,但是今年由于股市低迷,這類信托產品銷售不佳,投向固定收益類TOT信托較受青睞。
目前,一般固定收益類信托TOT產品收益率在8%-9.5%間,低于傳統意義上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收益率存在0.5至3個百分點的差距。
收益低于傳統類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會被重復收費。TOT信托收取的管理費和發行費,在第一層的信托發行中已經收取了,一般信托公司還會重復收取2個點左右的管理費和發行費。
以中鐵信托募集的“睿智26”為例,此款產品總募集金額為5000萬元,購買起點僅為30萬。認購金額在50萬元之內的,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為6%,這只TOT投資的子信托之一是“科瑞流動資金貸款”,在中鐵信托官網上可以找到以“科瑞流動資金貸款”為標的直接發售的信托產品,購買起點是100萬,收益為8.5%。
因此汪鵬建議:“如果投資者的資金量充足,還是直接購買信托產品吧。”
目前而言,發售TOT產品的信托公司數量有限,且實力雄厚者才有此能力。而從法律角度來說,購買TOT產品的投資者和直接購買信托產品的投資者對于信托的收益權等都是一樣的,一旦產品出現問題,購買TOT產品的投資者是可以按照資金比例來獲得賠付的。
截至目前,市面上的TOT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目前發售的一些組合投資類產品,也是投資于信托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門檻一般在5萬元,雖然預期收益率不及信托動輒10%,但優秀者也能與TOT一拼高下,所以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一些固定收益型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值得考慮。
風險不可忽視
另外,TOT一些產品主打的宣傳口號是能夠通過投資多個信托計劃而“分散風險”,但這只是TOT可能達到的一種效果,并不是必然的結果。汪鵬指出,實際上,相比于單個的類固定收益信托產品,固定收益信托TOT的風險可識別難度更大,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可放松。
TOT信托產品在成立之前,投資者無從得知產品的投資情況,投資之前也無法對融資主體、產品質押率等指標進行考察判斷,所以投資TOT與投資某一款信托產品不同,投資者就是將選擇權和判斷都交給信托公司。
然而一些信托公司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衍生出另外的目的,比如,對信托公司旗下的產品進行資金接漏,業內人士透露,哪有募集金額巨大的信托產品,發售至后期萬一遭遇數千萬的資金缺口,可以TOT信托產品發售的資金補上,以防有缺口的項目成立時間推遲。
反之,如果TOT找不到值得投資的信托產品,則成立期可能會延期,在投資者認購此類產品之后、產品成立之前的這段時間,投資者只能拿到和銀行活期利率相當的收益,直到尋找到匹配項目為止。
時間久的話,可能幾個月都找不到相匹配的項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信托業項目經理告訴記者。
因此,選擇TOT的“品牌”更顯重要。選定值得信任的信托公司才是上策,比如選擇央企和地方國企背景的信托靠譜一些。汪鵬告訴記者:“發行集合資金信托產品數量多的信托公司才會發行TOT信托。”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師也提示投資者,選擇TOT產品,尤其應該關注公司整體的風險控制水平。比如,參看該信托平臺下別的具體產品,考察其項目資質和具體的風控措施,從中了解該信托公司項目運作的大致情況。另外,如果有可能,該家信托公司平臺下過往TOT對接和兌付情況也不容忽視,在購買時不妨多問幾句。